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用张伯举韵》
《至日用张伯举韵》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

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

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

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0)
注释
博士:古代对学者的一种尊称。
毡:毛织物,用于保暖。
斋:书房或静修的地方。
腊前:农历十二月前。
春先到:春天的信息提前到来。
陇首:地名,指陇山之巅。
辟谷: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不进食谷物。
酒禁:禁止饮酒的命令或时期。
山中茅屋:简陋的山居。
秋风:象征着季节更替和思乡之情。
暗绿苔:暗绿色的苔藓,形容环境幽静。
翻译
博士在寒冷的书斋里没有毛毡睡觉,却因为朋友从远方到来而感到欢喜。
腊月之前的一封信带来了春天的气息,陇头的梅花已经抢先开放了。
在艰难的岁月里稍微忍耐,需要节食辟谷,但酒禁令还未解除,姑且举杯畅饮。
居住在山中的茅屋里,我舍不得离开,只能空想着秋天的凉风吹过长满青苔的地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寒冷书斋中,得知远方友人来访而感到喜悦。腊月之前已收到朋友的信件,信中提及春天即将到来,并且陇山上的梅花已经开放,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期待与喜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当下荒废年华、尚需努力耕作以求生计的无奈,以及对酒禁的不满,却仍然小酌一杯以慰平生的情怀。

山中茅屋象征着隐逸生活,诗人虽有归去之心,但却又留恋于这宁静自然的环境,只能在心里想象秋风中的绿色苔藓。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友情来往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双瑞莲.李哲生思纯,辛圣传楷,赋才清发,天下之好也,合照小相,休庵云:国士无双而有双矣。用赞是辞

风神如此秀。合双玉名龛,双柑携酒。

供作双仙,一代才人低首。

比似云龙韩孟,认不出卢前王后。

丝缕缕,甚时花下,佳人双绣。

我欲照影恒河,奈壮不如人,衰颜今皱。

黄金铸像,拾得寒山谁偶。

二妙春兰秋菊,可念到万松青否。开笑口。

待定岁寒三友。

(0)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十一煞尾

这魂灵多因儿女消。这心思要把君亲报。

这面庞看来时也是个神仙照。

俺有日寻着洞宾呵,唱一支道情儿归去了。

(0)

水调歌头.赐闲湖有烟柳数株,每当蘋飙告凄,不能无蕉萃迷离之绪,斜照无语,微波可怜,话春梦而已,阑写秋痕而弥瘦,红桥翠槛,渺渺兮余怀也

依约白门路,吹透玉箫凉。

阑干卐字曾倚,秋影压波荒。

忆自湘麋瘦损,谁把画桥疏柳,愁得者般黄。

流水送蝉语,容易又斜阳。灵和殿,章华苑,永丰坊。

而今休问张绪,休问杜秋娘。

堤上香骢何处,有个卷帘人待,烟雨悄相望。

界破一条绿,无梦到红墙。

(0)

卖花声

深锁一重门。翠被慵熏。病来和梦说温存。

不识红鹃窗外语,忘了残春。唤起倚阑人。

尖裹罗巾。东风小别替伤神。

悄地缃桃花下站,独自黄昏。

(0)

惜分飞

门外落红深一尺。梦逐玉骢难觅。今夜东风急。

粉郎悬泪花前立。愁到眉山遮寸碧。

吹裂璇宫旧笛。酒醒歌尘寂。断魂犹绕旗亭壁。

(0)

忆江南·其三

江北好,万柳照明漪。

黄月有鸦啼坏叶,绿云如马系残枝。想见冶春时。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