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豪华景象。"采采者蜡,于泉谷兮",开篇便以蜡烛的采集地点作为背景,蜡烛常用来比喻光明和智慧,而泉谷则给人一种清幽脱俗之感。
接着是"煌煌中堂,烈华烛兮",中堂即宴席所在的地方,这里的"煌煌"形容光线的强烈,"烈华烛"则进一步描绘出蜡烛火焰的明亮和热烈,给人一种盛大节日的气氛。
然后诗人转向宴席上的乐舞景象:"新歌善舞,弦柱促兮","新歌"指的是最新的曲调,"善舞"则是对舞者的赞美,"弦柱促"形容音乐的节奏感,给人一种欢快和热烈的感觉。
最后一句"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却突然转向深邃的哲理。"荒岩之人"可能指的是隐逸于世的高士,而"自取其毒"则含有自食其果的意味,这里可能在暗喻那些追求物质享乐的人最终会受到自己行为的伤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宴席上的奢华与欢乐,也隐喻出过度追求世俗之乐可能带来的危险。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