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三采蜡》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三采蜡》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四言诗

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0)
翻译
采集明亮的蜡,于山泉山谷中啊。
辉煌的大厅内,燃烧着明亮的烛火啊。
注释
采采:形容蜡烛鲜明的样子。
泉谷:山泉和山谷,可能指蜡烛的来源地。
煌煌:形容光亮照人。
中堂:大厅中央。
烈华烛:明亮的蜡烛。
新歌:新的歌曲。
善舞:擅长舞蹈。
弦柱:琴弦和柱子,代指音乐演奏。
促:急促,这里形容音乐节奏快。
荒岩之人:生活在荒凉岩石之地的人。
自取其毒:自己招致痛苦或祸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豪华景象。"采采者蜡,于泉谷兮",开篇便以蜡烛的采集地点作为背景,蜡烛常用来比喻光明和智慧,而泉谷则给人一种清幽脱俗之感。

接着是"煌煌中堂,烈华烛兮",中堂即宴席所在的地方,这里的"煌煌"形容光线的强烈,"烈华烛"则进一步描绘出蜡烛火焰的明亮和热烈,给人一种盛大节日的气氛。

然后诗人转向宴席上的乐舞景象:"新歌善舞,弦柱促兮","新歌"指的是最新的曲调,"善舞"则是对舞者的赞美,"弦柱促"形容音乐的节奏感,给人一种欢快和热烈的感觉。

最后一句"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却突然转向深邃的哲理。"荒岩之人"可能指的是隐逸于世的高士,而"自取其毒"则含有自食其果的意味,这里可能在暗喻那些追求物质享乐的人最终会受到自己行为的伤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宴席上的奢华与欢乐,也隐喻出过度追求世俗之乐可能带来的危险。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三

难逢古鉴明忠腹,长似骚人带病容。

几向清溪曾照见,万寻岩壑一青松。

(0)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潇潇雨作对床声,小语灯前睡不成。

诗礼一庭真自乐,江山千里若为情。

远来正觉亲颜喜,别去其如心事惊。

孟氏小园能办否,径须归共白鸥盟。

(0)

四字令/醉太平

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0)

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0)

秋晚江上遣怀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0)

和乐天春词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