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锁阳台.重游京口用周美成怀钱塘韵》
《锁阳台.重游京口用周美成怀钱塘韵》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词  词牌: 满庭芳

楼枕层涛,屏横遥翠,捲帘多少黄昏。

西风客到,江蓼剪江村。

一派天台旧路,金舆送、七宝霞裙。

差侥幸,云阶叹息,阮肇不曾闻。

墙东诸女伴,苍苔共踏,争拾香尘。

为映花人面,常梦题门。

记得妆台小妹,看看改、芳岁天孙。

青山外,六朝明月,留照绮罗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京口时的景象,以周美成的《怀钱塘》为韵脚,展现了对往昔繁华与美景的怀念。"楼枕层涛,屏横遥翠"写出了楼阁依偎在层层波涛之上的壮观,而远处的山色则如屏风般横亘。"捲帘多少黄昏"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黄昏时分卷起窗帘,往事涌上心头。

"西风客到,江蓼剪江村"描绘了秋风吹过,江边的蓼草摇曳,仿佛在切割着江边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一派天台旧路,金舆送、七宝霞裙"借用了天台山的神话传说,暗示过往的奢华与仙踪。

"差侥幸,云阶叹息,阮肇不曾闻"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没有像阮肇那样迷失仙境,但也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墙东的女子们,她们踏着青苔,竞相拾取落花,如同昔日的青春活力。

"为映花人面,常梦题门"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们与花儿相映的美丽画面,诗人常常梦见她们在门前题诗,寄托了对往日友情的深深怀念。"记得妆台小妹,看看改、芳岁天孙"提及了妆台前的小妹妹们,岁月流转,青春易逝,如同天孙织女的芳年。

最后,诗人感叹"青山外,六朝明月,留照绮罗春",将视线投向远方,六朝的繁华已随历史远去,只有青山和明月见证了昔日的绮丽春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题庄舍壁

水深荷较晚,地僻草偏多。

伫立风前听,樵夫隔陇歌。

(0)

景南将赴武昌道出剡溪戏成赠行

丈夫未遇时,流俗多白眼。

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

方子一世英,要路争力挽。

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

(0)

再用韵

天生神醴地生材,曾感当年鸑鷟来。

钓水取清芳酷烈,采山可茹味徘徊。

能招霞侣云中笑,得奉龙颜食后杯。

细品第三纲最胜,人间双井当舆台。

(0)

用前韵呈史绣使

吁嗟肤使襟期厚,来顾陈人老鬓班。

席地樽开樵舍畔,停云兴在玉柯间。

不知天上皇华贵,也共山中半日閒。

好向金门领名胜,独留一叟弄潺湲。

(0)

别曹松山

柳条能几长,袖手不忍折。

东风恶作剧,客袂吹欲裂。

男儿数寸管,平世三尺铁。

何门无邹裾,有国驻孔辙。

鹰鹯击飘风,不受锦鞲绁。

骅骝踏飞电,宁顾黄金埒。

中年易悲伤,浩叹弥激烈。

常恐儿曹觉,况与我辈别。

侏儒囊粟饱,壮士唾壶阙。

子行亦何以,问口尚存舌。

但惜新相知,未是古决绝。

长安万花春,芦鞭袅晴雪。

一第宜慁子,相期抱贞节。

(0)

翠蛟亭酬和·其三

衣上缤翂云欲生,一山果熟看猿登。

亦闻鳌背通朱关,几拟追寻竟未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