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当夷。战不利,师被围。
师被围,士无粮,渴无浆。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
弃尸不保,蹂藉道傍。嗟尔从军之人,行不来归。
奈之何,心伤悲。
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当夷。战不利,师被围。
师被围,士无粮,渴无浆。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
弃尸不保,蹂藉道傍。嗟尔从军之人,行不来归。
奈之何,心伤悲。
这首明代诗人徐祯卿的《榆台行》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惨烈画面。诗中榆台高耸,象征着边防的坚固,然而匈奴犯境,导致军队陷入困境。战事失利,士兵们被困,粮食和饮水匮乏,他们拔剑仰天,壮志未酬却饥饿而死,尸体被遗弃路边,令人悲悯。诗中对从军者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哀伤,"行不来归"四字透露出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