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来又悼亡,续弦仍复谱求皇。
鬑鬑四十罗敷喜,摩捋郎须细看郎。
十七年来又悼亡,续弦仍复谱求皇。
鬑鬑四十罗敷喜,摩捋郎须细看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岁暮怀人诗》中的第三十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十七年来又悼亡”点明了时间跨度和哀思之深。接着,“续弦仍复谱求皇”,可能是指在亲人离世后,诗人重新寻找慰藉,但这种慰藉似乎并未能完全填补失去亲人的空缺,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与情感波动。
“鬑鬑四十罗敷喜”一句,运用了典故,可能暗指诗人虽已年届四十,但内心依然充满喜悦与期待,这喜悦或许是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满足。然而,这种喜悦并非纯粹的欢愉,而是夹杂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最后一句“摩捋郎须细看郎”,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回忆。摩捋郎须,是一种温柔而深情的动作,仿佛在触摸逝者留下的痕迹,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试图与逝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表达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亲人离世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在时间流逝中对逝去亲人的持续怀念。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亲情的珍视。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
记旧迹、玉楼东。
看枕上芙蓉。
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烬暖烟空。
睡起处,绣衾重。
尚残酒潮红。
忡忡。
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
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
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
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
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
群芳难逐。
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
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
佳期重卜。
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
晚烟直。
池沼波痕皱碧。
年芳为、花态柳情。
挼粉揉情酿春色。
繁华记上国。
曾识。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
行云去无迹。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
当时谁信盟言食。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
况分散南北。
悲恻。
万愁积。
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
天涯何处相思极。
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