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其二》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风来解吹残雪,灯烛迎阳万户燃。

竟看繁星在平地,不妨明月满中天。

赭袍已向端门御,仙曲初闻法部传。

车马不閒通曙色,康庄时见拾珠钿。

(0)
翻译
春风吹来融化残雪,家家户户点灯迎接朝阳。
人们欣赏着明亮的星星仿佛在地上,抬头便是满月当空。
皇帝身披红袍已在端门驾临,仙乐首次从法部传来。
车马繁忙直至天明,宽阔的大道上不时有人捡拾珠宝首饰。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残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雪。
灯烛:点燃的蜡烛。
阳:太阳。
竟:竟然。
繁星:众多星星。
平地:地面。
不妨:不妨碍。
明月:明亮的月亮。
赭袍:红色的官袍(指皇帝)。
端门:皇宫正门。
仙曲:神仙般的音乐。
法部: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
车马:车辆和马匹。
通曙色:直到天亮。
康庄:宽敞的大路。
拾珠钿:捡拾珠宝或装饰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春风轻拂,残雪消融,家家户户点燃灯火迎接阳光,明亮如昼。诗人笔下,繁星映照地面,与明亮的月亮共同照亮夜空,形成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皇帝身着赭袍,在端门举行庆典,优美的仙乐从法部传来,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整个夜晚,车马繁忙,直至天明,道路上不时可见人们欢庆时遗落的珠翠饰品,展现出元宵节热闹繁华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祥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古代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便面赠叶子中先生归慈溪·其二

山苑西风落木秋,碧天万里海东流。

分明认得蓬莱岛,正儗归来一叶舟。

(0)

题桃花图·其一

路入天台第几重,桃花流水暖溶溶。

洞中如见佳人面,好吐平生锦绣胸。

(0)

寄伏虎道场联上人

圣明亲选黑衣人,似共名山有宿因。

地上布金多长者,室中传偈总门人。

法身已应诸天相,定力能消万劫尘。

愧我才名非凿齿,道安何事独相亲。

(0)

登吴山西番大成寺阁

境寂不生尘,僧多是北人。

乐随天女仗,花绕梵王轮。

□室炉熏聚,清泉茗味新。

无生端可慕,只恐愧吾身。

(0)

园全怀全许二校书

市朝非我恋,此地养疏慵。

园古苔连竹,窗明雪在松。

素帷生道意,清镜长衰容。

不见羊求过,空寻旧屐踪。

(0)

题云山图八首·其三

郢水不可极,荆门望渐微。

青山将落照,偏映酒家扉。

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