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阳明洞天》
《游阳明洞天》全文
宋 / 林尚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每个虚亭坐片时,旋寻古迹上岩梯。

石含秋色苔痕老,洞接云天树影低。

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

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

(0)
翻译
在每个小亭稍作停留片刻,随即寻找古老的遗迹攀登山梯。
石头上秋天的色彩斑驳,苔藓痕迹显得古老,洞穴连接着云端,树影低垂入洞中。
樵夫走出树林被虎鸣惊吓,僧人靠近溪边聆听猿猴哀啼。
我吟诗想要追忆王阳明的事迹,却怕惊扰了山中的神灵,不敢题字留念。
注释
虚亭:小亭。
片时:片刻。
旋:随即。
古迹:古代遗迹。
石含秋色:石头带有秋天的色彩。
苔痕老:苔藓痕迹陈旧。
洞接云天:洞穴直通云霄。
树影低:树影低垂。
樵客:砍柴的人。
虎啸:老虎的吼声。
道人:僧人。
猿啼:猿猴的叫声。
阳明事:王阳明的事迹(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不敢题:不敢题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的《游阳明洞天》,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阳明洞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首句“每个虚亭坐片时”,写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悠闲心境,每到一处亭子稍作停留,欣赏美景。接着,“旋寻古迹上岩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与探索。

“石含秋色苔痕老”描绘了石头上覆盖着苍翠的苔藓,仿佛带着秋天的色彩,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洞接云天树影低”则展现了洞穴深邃,与天相接,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宁静。

“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山林中的野趣,樵夫的意外发现和道人的静听,增添了神秘感和自然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诗人表达出对王阳明(阳明先生)的敬仰,想借诗记录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却又担心自己的举动会打扰到山中的神灵,流露出一种谦逊和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阳明洞天为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洞天的幽深与历史的沉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林尚仁
朝代:宋

宋长乐人,字润叟,号端隐。工诗,以姚合、贾岛为法,精妥深润则过之。有《端隐吟稿》。
猜你喜欢

上下七盘二首·其二

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

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0)

白鸟远行树,玉虹孤饮潭。

四五片霞生绝壁,两三行雁过疏松。

抛芥子降颠狒狒,折杨枝洒醉猩猩。

(0)

余迁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

当年巧匠制茅亭,台馆翚飞匝郡城。

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

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

试问亭前花与柳,几番衰谢几番荣。

(0)

感怀诗二章·其一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0)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

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

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

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

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

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

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

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

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

夜风一何喧,杉桧屡磨飐。

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魇。

静思屈原沈,远忆贾谊贬。

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

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大厦栋方隆,巨川楫行剡。

经营诚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

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频染。

展转岭猿鸣,曙灯青睒睒。

(0)

杂诗四首·其三

截橑为欂栌,斲楹以为椽。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

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

解辔弃骐骥,蹇驴鞭使前。

昆崙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仙。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