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环翠一帆悬,自有清音激管弦。
塔影双浮云外蝀,玉华楼映水中天。
蛮王强罽酬题句,洞主槟榔索彩笺。
不比升庵丫髻样,画裙争写竹枝篇。
四山环翠一帆悬,自有清音激管弦。
塔影双浮云外蝀,玉华楼映水中天。
蛮王强罽酬题句,洞主槟榔索彩笺。
不比升庵丫髻样,画裙争写竹枝篇。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雨中游历昆明池的所见所感。首句"四山环翠一帆悬",展现了昆明池四周山峦翠绿环绕,湖面上孤舟独行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辽阔的画面。"自有清音激管弦"则寓言了池中的自然美景仿佛能激发人心中的音乐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塔影双浮云外蝀,玉华楼映水中天",通过描绘塔影在云间若隐若现,以及玉华楼倒映在池水中的景象,进一步突显出昆明池的神秘与秀美,宛如仙境。
诗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互动也体现了其游历的趣味:“蛮王强罽酬题句,洞主槟榔索彩笺”,反映出与昆明池周边民族的友好交流,以及诗人以诗文回应的热情。
最后两句"不比升庵丫髻样,画裙争写竹枝篇",将昆明池的景色与升庵(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才情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昆明池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暗示这里的风光足以激发诗人们的创作灵感,连画裙女子都争相以竹枝词的形式记录下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昆明池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昆明池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独特韵味的赞赏。
绿酒盎盎盈芳樽,清歌袅袅留行云。
美人千金织宝裙,水沈龙脑作燎焚。
问君胡为惨不乐,四纪妖氛暗幽朔。
诸人但欲口击贼,茫茫九原谁可作。
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
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
金微未壮长,火老尚馀烬。
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
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
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
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
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
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
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好诗如灵丹,不杂膻荤肠。
子诚欲得之,洁斋祓不祥。
食饮屑白玉,沐浴春兰芳。
蛟龙起久蛰,鸿鹄参高翔。
纵横开武库,浩荡发太仓。
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
一技均道妙,佻心讵能当。
结缨与易箦,至死犹自强。
东山七月篇,万古真文章。
天下有精识,吾言岂荒唐。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
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
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
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腹中奇字粲虫鱼,峄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罢握手同悲辛。
镐京洛邑在何许,漠漠秋风吹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