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脰湖光沁客颜,汀蘋沙柳共潺湲。
秋回残暑蝉声急,月落荒亭草色闲。
吴越水分平望驿,荆蛮天尽洞庭山。
胥门此去无多远,买剑亡家出楚关。
莺脰湖光沁客颜,汀蘋沙柳共潺湲。
秋回残暑蝉声急,月落荒亭草色闲。
吴越水分平望驿,荆蛮天尽洞庭山。
胥门此去无多远,买剑亡家出楚关。
这首诗描绘了莺脰湖畔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莺脰湖光沁客颜”,以“沁”字生动地表现了湖光山色对人心灵的浸润,仿佛湖水直接滋养了诗人的面容,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汀蘋沙柳共潺湲”一句,通过“共潺湲”展现了湖边植物与流水和谐共生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秋回残暑蝉声急”描绘了秋天到来,暑气渐消,蝉鸣更加急促的情景,既体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月落荒亭草色闲”则通过月落与草色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意境,月光的消失与草色的悠闲形成鲜明的反差,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后半部分“吴越水分平望驿,荆蛮天尽洞庭山”两句,将视野扩展至更大的地理空间,通过“吴越”、“荆蛮”、“洞庭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展现了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考。最后,“胥门此去无多远,买剑亡家出楚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决绝与追求,或许是对理想、自由或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买剑亡家”这一典故,展现了诗人愿意为追求理想不惜一切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东坡得怪石,远寄僧供佛。
我石乃不然,作我斋中物。
我有古铜槃,俗事久相屈。
以石贮其中,载挹泉滭沸。
朱碧照清波,古色一何蔚。
吾斋本幽贞,复此为除祓。
弄丸思古人,敢谓能髣髴。
白日生高寒,长夏破烦郁。
我心非佛心,万事惟四勿。
水止石无为,匀圆亦强倔。
歌罢一掀髯,南风正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