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子岩》
《燕子岩》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佛寺藏山间,仙岩伏寺后。

世少好事人,奇境閟荒陋。

白昼秉烛游,青山携鹤友。

入寺复出寺,呀然见洞口。

守门无仙犬,容我踏云走。

引人渐入胜,平步势不陡。

殿宇当中开,千人坐能受。

远怀混沌初,巧出造化手。

万石造一洞,一洞含万有。

备具人物形,胚胎脱怪丑。

藏之九地底,遂致长不朽。

涉冬石气温,留观遂能久。

石燕殊骄人,钟乳富自守。

举族作仙禽,得天抑何厚?

谁实开杀机,采捕入药臼。

为袪六气淫,致损千年寿。

嗟尔洞天居,安乐焉可狃。

大声自何来,隐作风雷吼。

疑为地轴转,否或潜龙斗。

我欲往探之,阴沉不可究。

于时烛见跋,天光时隐漏。

入洞复出洞,石云湿两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藏于山间的佛寺与仙岩,环境幽静而人迹罕至,充满了神秘和奇境。诗人白天手持蜡烛,与鹤为伴,探访了隐藏在寺后的燕子岩。岩洞内景象奇特,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中有万般形态,如人物和动物,令人惊叹其长久保存的奥秘。

诗人感叹石燕的神奇,它们似乎拥有仙气,但又因被采捕入药而失去了原有的安宁。他质疑人类的好奇心和贪婪,导致这些天然之物遭受破坏。岩洞深处传来风雷般的响声,让诗人猜测可能是地壳运动或是龙争斗的迹象,但他并未深入探究,因为光线昏暗,只能暂且离去,衣袖上沾染了湿润的石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岩的自然之美和历史沧桑,同时也寓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谢师刑部见召

锦帐公馀后,纱巾召见初。

一言忻契合,三拜愧生疏。

渐见诗多拙,方知誉转虚。

犹能时遣吏,相问到贫居。

(0)

送王秘丞赴阙

诏下儒中选将臣,众推何处避君恩。

图书官职人间美,斧钺威权阃外尊。

兰省交朋迎适愿,棠郊寒士送销魂。

功成伫听居藩翰,肯忆渔樵在水村。

(0)

送王迁归青社

此别重伤情,寒天二十程。

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

雪蔽千山色,冰含万水声。

何时再相见,去去海边城。

(0)

寄题洪州华林胡氏书斋

江僧昨日到茅斋,曾向华林挂锡来。

因说胡家宗族盛,御书楼对义门台。

(0)

白鹇·其四

李白诗中闻未识,谢庄赋里见长思。

今朝得尔心虽喜,致谢惭无吐凤诗。

(0)

送袁朝奉芳秩满趋朝

壮年鼓箧上神京,叹息惊人未一鸣。

白发尚堪谈世事,青衫原不坠诗名。

簿书堆案三年梦,风月张帆午夜程。

去矣飞腾九霄上,莫忘瞻衮话平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