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
凡今之人兮,谁不悦媚色。
脂水涨渭流,妍姿竟倾国。
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
凡今之人兮,谁不悦媚色。
脂水涨渭流,妍姿竟倾国。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景象,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一句,以形容词"英英"来修饰石榴花,不仅表达了花朵的繁盛,还强调了其天然的红色,这种颜色的生动与鲜明,如同没有经过人工染色一样自然。接下来的"凡今之人兮,谁不悦媚色"则表现出诗人对石榴花美色所产生的普遍吸引力,每个人都无法抗拒这种美丽的诱惑。
第三句"脂水涨渭流"通过比喻手法,把石榴花的汁液(脂水)比作如溪流般丰沛,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的鲜艳与饱满。最后一句"妍姿竟倾国"则进一步强调了石榴花美丽的影响力,以至于能使国家倾倒,这里的"倾国"是对其吸引力的极致赞誉,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花朵之美的无限推崇,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对石榴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体验。
辨幕资筹笔,圜扉待雪冤。
未论公喜怒,先为母平反。
君壮行其志,吾贫赠以言。
自怜刘跛子,不及送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