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赴省诸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昔人抱璞经三献,今子排云叫九关。" 这两句用古代贤士进献宝璧与这位朋友登上高处呼唤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卓越才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接着的 "千佛经应冠鳌顶,大人赋可动龙颜。" 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将诗人比作佛教中的高僧,其所诵读的经典可以装饰神山之巅,意味着其学问深厚、德行高尚;而 "大人赋可动龙颜" 则形容诗人的文学才能,可以感动龙面,让龙也为之改观,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文采的赞美,也透露出作者对朋友才华的敬佩。
"探梅腊雪园林后,对策薰风殿阁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典雅的情境,诗中的人物在探寻梅花、踏雪的同时,又是在室内策马扬鞭,这不仅展示了他们超脱尘世的高洁品格,也反映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 "若见故人询病叟,但言深入万重山。" 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便是老叟之身,如果能够再次相见,也只愿意说自己已经深居简出,隐于万重山中,不问世事,这种情操和境界更显得超然物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朋友才华品格的赞美,以及对离别之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洁的情操。
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
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
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有心人共此更阑。
常为惜韶颜。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
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
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