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己收婪尾,荼蘼才了花梢。
别有丛中锦绣,嫣红姹紫芳郊。
芍药己收婪尾,荼蘼才了花梢。
别有丛中锦绣,嫣红姹紫芳郊。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园中花卉相继凋谢后,罂粟花独放异彩的景象。诗人以“芍药已收婪尾,荼蘼才了花梢”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婪尾”这一古代文人对芍药花期的雅称,以及“荼蘼”作为春季花卉的代表,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接着,“别有丛中锦绣,嫣红姹紫芳郊”两句,通过比喻和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罂粟花在绿丛中绽放,如同锦绣般绚丽多彩,其花朵或嫣红或姹紫,点缀着广阔的郊野,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与生机。
整首诗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绚烂的深刻感悟,通过对罂粟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之情。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
自笑念庵,终何干济。半生辛勤,此日懒肆。
闲不踰大,行不矜细。高不近名,卑不营利。
日午北窗,倦则假寐。不浴而凉,不饮而醉。
问年几何,四十九岁。昨非已遥,后善何计。
稚子闻之,以语为戏。俟其稍长,问以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