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东北来,翩然袖青蛇。
掀髯石壁前,人间日已斜。
前望罗浮山,千峰如排衙。
鱼龙吹海水,洒雨行天涯。
何处安期生,种枣大如瓜。
见说蒲涧中,尚有九节芽。
后来葛稚川,亦得饭胡麻。
自汲水帘洞,笑咽黄金砂。
海山冥古今,缥缈烟月赊。
急呼南海神,采采扶桑花。
我欲骑天风,去归五云家。
整衣谒紫皇,及此鬓未华。
嗟彼红尘人,还如兔在罝。
胡不学飞仙,白日升九霞。
有客东北来,翩然袖青蛇。
掀髯石壁前,人间日已斜。
前望罗浮山,千峰如排衙。
鱼龙吹海水,洒雨行天涯。
何处安期生,种枣大如瓜。
见说蒲涧中,尚有九节芽。
后来葛稚川,亦得饭胡麻。
自汲水帘洞,笑咽黄金砂。
海山冥古今,缥缈烟月赊。
急呼南海神,采采扶桑花。
我欲骑天风,去归五云家。
整衣谒紫皇,及此鬓未华。
嗟彼红尘人,还如兔在罝。
胡不学飞仙,白日升九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客人从东北方而来,他的袖子里藏着翩然自如的青蛇,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他在石壁前掀髯(掀起胡须),显示出一种不羁的生涯态度。诗中还通过“人间日已斜”表达了客人的超越世俗的时间观念。
接着,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番壮丽的山水景象:“前望罗浮山,千峰如排衙。”罗浮山在中国古代是著名的仙境,此处以千峰连绵状若排列的衙门,形象地描绘出一片仙境的壮观。
“鱼龙吹海水,洒雨行天涯”则更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奇幻。鱼龙能够吹动海水,甚至能洒下天上的雨,展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和能力。
诗人随后提到“何处安期生,种枣大如瓜”,这里的“安期”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而“种枣大如瓜”则表达了仙境中的果实奇大无比,充满了神话色彩。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蒲涧中尚有九节芽”,“后来葛稚川亦得饭胡麻”等,都是在描绘一种超越常人的生命力和收获。接着,“自汲水帘洞,笑咽黄金砂”则是仙境中的生活片段,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断深化仙境的意象。
“海山冥古今,缥缈烟月赊”,这里的“海山”可能指的是广阔无垠的大海和连绵不绝的高山,而“冥古今”则是时间的渺远,“缥缈烟月赊”则形象地表达了仙境与世俗之间模糊而又神秘的边界。
紧接着,诗人发出“急呼南海神,采采扶桑花”的呼唤,这里的“南海神”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位神灵,而“扶桑花”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仙药。诗人的这一行为是在寻求更高层次的超脱。
最后,“我欲骑天风,去归五云家”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天风回到自己的仙家——五云家的愿望,而“整衣谒紫皇,及此鬓未华”则是准备回归仙界时的一种仪式或装扮。
全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对于永恒与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