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不义生,权门缔瓜葛。
亦有不义死,仓皇自引决。
彼生如陈尸,暴露未就穴。
彼死亦大惭,鬼面犹蒙甲。
公生如霜严,公死如电掣。
君恩不敢忘,逆焰不可爇。
至今秋池水,冷浸千年血。
亦有不义生,权门缔瓜葛。
亦有不义死,仓皇自引决。
彼生如陈尸,暴露未就穴。
彼死亦大惭,鬼面犹蒙甲。
公生如霜严,公死如电掣。
君恩不敢忘,逆焰不可爇。
至今秋池水,冷浸千年血。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义生”与“不义死”的人,以及“义生”与“义死”的人,展现了鲜明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观。前四句“亦有不义生,权门缔瓜葛。亦有不义死,仓皇自引决。”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一种是通过攀附权贵获得利益,即使不择手段;另一种则是面对生死抉择时,选择了自杀,可能是出于某种极端的道德或情感压力。
接着,“彼生如陈尸,暴露未就穴。彼死亦大惭,鬼面犹蒙甲。”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不义生”者的生与死,他们的行为如同陈尸,既没有尊严也得不到妥善安葬,死后仍难以得到安宁。而“不义死”者虽然在死亡时可能表现得英勇或坚决,但其内心深处的愧疚和羞耻感依然存在,甚至在死后仍无法摆脱。
后半部分转向赞扬“义生”与“义死”的人:“公生如霜严,公死如电掣。”这里的“公”字,既可理解为公正、无私,也可指代那些坚守正义、廉洁奉公的人。他们如同严霜般坚定,不容任何不正之风侵蚀;又如闪电般迅速,对不义之事绝不妥协。最后,“君恩不敢忘,逆焰不可爇。”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以及对逆境中坚持正义的决心,即使面临强大的反对力量也不轻易放弃。
最后一句“至今秋池水,冷浸千年血。”则以象征的手法,将历史的长河比作秋池,其中冷浸着的是那些为正义而牺牲的英灵们的鲜血,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面对权力、诱惑和挑战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万古荒坟在,悠然我独寻。
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
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
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