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路应求赴郢守》
《送路应求赴郢守》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一雨全清去路尘,石城风物话临分。

了无狱讼劳官长,剩有江山奉使君。

楼上今谁能和曲,鼻端那复可挥斤。

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欢谣入听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ìngqiúyǐngshǒu
sòng / céng

quánqīngchénshíchéngfēnghuàlínfēn

lesòngláoguānchángshèngyǒujiāngshānfèng使shǐjūn

lóushàngjīnshuínéngduānhuījīn

réndàozhīyīnshǎoqiānhuānyáotīngw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朋友路应求赴任郢守(可能是一个地方官员)而作的送别之作。首句“一雨全清去路尘”,描绘了一场雨过后道路洁净的场景,象征着洗尽旅途的疲惫与尘埃,寓意新的开始。接着,“石城风物话临分”写出了在分别之际,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并谈论当地景致,充满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了无狱讼劳官长”表达了对友人赴任地方治安良好的期待,希望他不必过于操劳于诉讼之事。而“剩有江山奉使君”则赞美友人将有广阔的山水天地可以欣赏,暗示其职位虽小但责任重大,治理一方的同时也能享受自然之美。

“楼上今谁能和曲”想象友人在楼阁之上欣赏音乐,暗示当地文化的繁荣;“鼻端那复可挥斤”则以幽默的方式,说友人不再需要像农夫那样挥汗如雨地劳作,暗指官职带来的轻松。最后两句“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欢谣入听闻”,鼓励友人尽管远离家乡,但人们的祝福和欢歌会随着他的政绩流传千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友人新任的期许,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温情与勉励。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行赣州道中爱其山川丛僻田家茅屋半带云烟拟作隐居诗十首以寄幽怀倘他年解组便可山斋实事非浪语也·其六

枕上飞泉响四山,万花如雨水潺潺。

醒来已向山灵语,不许飘花到世间。

(0)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十

习静高斋久,沈屙尚未消。

移床安药臼,傍竹结茶寮。

羸病宜跨鹤,疏慵好弃瓢。

后来漆园吏,幽意在逍遥。

(0)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八

弱心馀一寸,载得许多愁。

久客年为日,远书春到秋。

天寒邻杵急,木落晚蝉稠。

渐觉凉衿薄,中宵搅敝裘。

(0)

中秋月食二首·其二

露华澄月色,可爱是中秋。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

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试问停杯客,何如风雨愁。

(0)

宫词四首·其二

万国时康赐大酺,六宫仙酒引醍醐。

华清浴后摇红玉,香径人归步锦铺。

南内歌声传晓漏,东方日影散啼乌。

犹闻别院留王母,绛雪玄霜近到无。

(0)

鄱湖七夕

箕星好风喧上都,帝呵一夕谪鄱湖。

谪来骄蹇犹狂粗,横鞭屏翳驱天吴。

浪头高蹴银河水,乌鹊成桥忽倾圯。

织女妆残愁不理,支机有石自难支。

巧既莫施将乞谁,脉脉洪波徒尔为。

西方月蛾窥冷笑,玉蟾香桂森相照,风波不到琼房悄。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