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二十八日雪晴步上西山亭示天用兄弟二首·其二》
《二月二十八日雪晴步上西山亭示天用兄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晴色牵人出,春风恼不归。

鸟争呼永日,花各醉斜晖。

杖策从谁去,持杯与愿违。

兵戈愁外满,人物眼中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二十八日雪后晴朗之日,诗人漫步西山亭的情景。首句“晴色牵人出”,以“牵”字生动地表现了晴朗天气对人的吸引力,仿佛晴空中的色彩在召唤着人们走出户外。接着,“春风恼不归”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恼”字,既表达了春风的和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春风虽好,却难以留住他归心似箭的步伐。

“鸟争呼永日,花各醉斜晖”两句,通过鸟儿的欢鸣和花朵在夕阳下的醉态,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慨。鸟儿的欢叫似乎在庆祝这美好的一天,而花朵则在夕阳的余晖中尽情绽放,仿佛每一朵花都在享受着生命的最后辉煌。

“杖策从谁去,持杯与愿违”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想要与朋友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但又因某种原因无法实现,心中的遗憾与失落溢于言表。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兵戈愁外满,人物眼中稀”点明了诗人的忧虑与感慨。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不仅为个人的不得志而愁,更为国家的动荡不安、人民的流离失所而忧心忡忡。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现实关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明融盆池二首·其二

老瓦盆深漾细萍,雨多流却半瓣青。

夜凉偶出庭心看,缺处光涵三两星。

(0)

元日晓起乘车至长辛店

秃树新阳不蔽车,万家初动岁声馀。

客行京国今朝早,坐看西山晓色舒。

往迹自知成跅弛,世图真可辍耰锄。

寻常了却终年事,来买荒村雪后蔬。

(0)

舟过德清

人家两岸柳阴边,出得门来便入船。

不是全无最佳处,何窗何户不清妍。

(0)

少年游

小轩深院是秋时。风叶堕高枝。

疏帘静永,薄帷清夜,暑退觉寒微。

凄凉天气离愁意,音书杳难期。多情成病不须医。

更憔悴、转寻思。

(0)

中庸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

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将声色舍,声色却盲聋。

(0)

洞仙歌·其二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