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古托閒眷,恍眇无实依。
鸿雁不入林,密网安所施?
嵎夷一握晖,万命有同资。
黄河扬浊泥,澄清今其时。
我将弦太和,一理平生思。
揽古托閒眷,恍眇无实依。
鸿雁不入林,密网安所施?
嵎夷一握晖,万命有同资。
黄河扬浊泥,澄清今其时。
我将弦太和,一理平生思。
这首诗《遣情五章(其四)》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揽古托閒眷,恍眇无实依”以“揽古”开篇,引出对历史与传统的追忆,而“閒眷”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恍眇无实依”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感,以及对真实存在的追寻。
“鸿雁不入林,密网安所施?”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鸿雁难以穿越密林,暗示了某些理想或追求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规则与个人自由之间矛盾的思考。
“嵎夷一握晖,万命有同资。”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描述了即使在最微小的一点光亮中,也能照耀万物,寓意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相通的,无论大小。
“黄河扬浊泥,澄清今其时。”黄河的浑浊与澄清,象征着世事的变迁与净化的可能性。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与个人心灵净化的期待。
最后,“我将弦太和,一理平生思。”诗人表示将以和谐的心态面对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里的“弦太和”可能暗喻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纯净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