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接平芜,天为何人豁五湖。
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
烟波浩渺接平芜,天为何人豁五湖。
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
这首诗描绘了五湖烟景的壮丽与宁静,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首句“烟波浩渺接平芜”,开篇即以“烟波”、“平芜”两词勾勒出一幅辽阔无垠的画面,烟雾缭绕的水面与远处平缓的草地相连,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平芜”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隐喻,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广阔。
次句“天为何人豁五湖”,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之大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询问,如此壮丽的景色是为哪位幸运的人所拥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敬畏之情的流露。
接下来,“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诗人指出,这样的美景自古以来争抢者不多,但却是天下苍生共同的期盼和寄托。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也有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五湖烟景的壮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宇宙之大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庙堂经大犹,边政患专恣。
开府参重臣,稽谋古三事。
缅惟贞宪度,百责固攸萃。
冰炭一满怀,谈笑成猜忌。
撩蛇遭毒螫,往躅吁可惴。
我公来何迟,德量难窥觊。
呀然包众荒,沧海论深邃。
毕挟所弛张,从容归大义。
三年白羽扇,妥帖当箧笥。
君王念苏公,邦禁更所寄。
错落岭海间,口碑纷莫记。
作诗歌道傍,庶彻观风使。
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
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
今年已著花,蕊擘金钗股。
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
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
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
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