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人洞》
《忆秦人洞》全文
宋 / 张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秋水绿于苔。

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

翠雨连云流玉洞,丹霞护日抱瑶台。

幔亭亦有红桥约,问我京华几日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ínréndòng
sòng / zhāngcuìpíng

shàngtáohuāshùkāihuājiānqiūshuǐ绿tái

yīnxúnyuánzhēngshíxiānjiāshìlái

cuìliányúnliúdòngdānxiábàoyáotái

màntíngyǒuhóngqiáoyuēwènjīnghuáhuí

注释
溪上:指溪边。
桃花:盛开的桃花。
无数:极多。
秋水:秋天的水。
绿于苔:比苔藓更绿。
渔父:渔翁。
源:源头。
仙家:仙人的居所。
避世:隐居避世。
翠雨:翠绿的雨。
连云:连接天空。
玉洞:玉石般的洞穴。
丹霞:红色的晚霞。
瑶台:仙境中的平台。
幔亭:指仙境或园林中的亭子。
红桥:红色的桥。
约:约定。
京华:京都。
几日回:何时回来。
翻译
溪边盛开着无数的桃花,花丛中的秋水比青苔还要碧绿。
不是为了寻找渔夫所说的源头而来,谁能知道这是仙人隐居的地方呢。
翠绿的雨云连绵,流淌过玉石般的洞穴,红色的霞光环绕着守护着瑶台。
幔亭那里似乎有个红桥之约,询问我从京城归来的日子是何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其中溪流两岸盛开的桃花与清澈的秋水交织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渔父寻源"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求,而"仙家避世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隐逸山林的情怀。

"翠雨连云流玉洞"和"丹霞护日抱瑶台"两句,运用鲜明的色彩与形象,将自然景物描绘得如画,如同仙境一般。这里的"翠雨"和"丹霞"都是对天然美景的高度赞美,而"玉洞"和"瑶台"则充满了奇幻与神秘。

最后两句"幔亭亦有红桥约,问我京华几日回"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故土的思念。这里的"幔亭"与"红桥"营造出一片宁静和谐的氛围,而"问我京华几日回"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张翠屏在宋代所特有的山水田园诗风格。

作者介绍

张翠屏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侣都宪大器巡抚江南次韵

双旌直下大江东,五夜清霜动晓风。

赤县正依瞻望表,苍生全藉抚摩中。

覆盆郁抑能无白,充庾因陈渐有红。

今代文襄古刘宴,临岐一语已归公。

(0)

易洞为京口丁无咎赋

铁瓮城西小洞迂,碧窗深阒称吾儒。

心从天地穷三画,道向羲文究两图。

点罢尚惊秋露滴,读残真爱晚风呼。

丁宽旧学今谁继,刚见临池凤有雏。

(0)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二

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

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

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

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0)

挽汪庶子伯谐父母·其二

一丧移天三十春,心惊家难止清贫。

囊中自幸无珠玉,膝下真怜有凤麟。

长忆萱庭称寿斝,重看枫陛予恩纶。

白头已遂同归愿,十里湖山陇树新。

(0)

乐清轩十律为乡友沙士清·其一

沁远从知地自偏,美人池馆故悠然。

须烦能画王摩诘,更着耽诗李谪仙。

门近市廛堪买酒,屋临溪水正通船。

閒居适兴游仍乐,却羡年来事事便。

(0)

观新修运河赠总戎平江陈公·其二

漕河勋望说恭襄,赫赫诸孙更有光。

岸凿旧堤青障阔,水通新闸玉虹长。

一时浮议嗟方定,千载荣名信不忘。

昨日城东人似堵,争看万斛上龙骧。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