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
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
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
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
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
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
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荒凉的山城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
首联“翼翼颠厓接断冈,山城风景倍荒凉”,以“翼翼”形容山崖峭壁的险峻,与“断冈”形成对比,勾勒出山城独特的地理风貌。接着,“倍荒凉”三字直接点明了山城在冬季的凄清与萧瑟,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颔联“露根宿麦犹无雪,带叶生柴尚有霜”,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自然景观。麦田的根部尚未被雪覆盖,而柴枝上还残留着霜冻,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土地的贫瘠与环境的严酷。
颈联“坐畏拥炉冬正暖,困便欹枕夜初长”,通过人物的活动与感受,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坐在炉火旁取暖,夜晚的长度似乎也变得悠长,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冬日的寒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学宫□□频来客,门外青襟立雁行”,虽然部分文字缺失,但从“学宫”、“来客”、“青襟”、“雁行”等词语可以推测,这里可能描绘了学宫门前学生排队的情景,既表现了教育的场景,也暗含了对学子勤奋学习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城冬日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离歌添唧唧,古曲拟行行。
不作相随燕,空吟久住莺。
瞢腾君上马,寂寞我回城。
明日东门外,空舟独自横。
安眠海自运,浩浩朝黄宫。
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騣。
雕鞍响珂月,实与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
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