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看搊筝》
《夜坐看搊筝》全文
唐 / 王諲   形式: 古风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

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

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òkànchōuzhēng
táng / wángyīn

tiáozhēngzuòdēngguāngquèguàluówéixiānzhǐ
zhūxiánshēngtóng

zhùliánliányǐngxiāng
zhīchùxuéxīnshēngtánláiwèimíng

yìngshìshíjiājīnliúchuánwèimǎnluòyángchéng

注释
调筝:调整筝这种弦乐器的音色。
罗帷:丝织的帷幕。
纤指:细长的手指,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手指。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代指筝。
玉柱:筝上的支柱,用于固定琴弦。
新声:新的音乐曲调。
未睹名:没有见过这些曲目的名字,意为不知道曲目的名称。
石家金谷里:金谷园,晋朝富豪石崇的园林,以奢华著称,也是音乐盛地。
洛阳城:古都洛阳,当时的文化中心。
翻译
夜晚静坐于灯火下调试筝弦,罗帷轻轻垂下露出纤细的手指。
红色的琴弦每拨动一次声音都各异,白玉般的琴柱连连移动映照出相同的影子。
不知在哪里学得了新颖的曲调,一曲接一曲弹奏却未曾见过这些曲目的名字。
或许是出自石崇金谷园中的乐曲,还未在洛阳城内广泛流传开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坐在灯光下,手中调弄着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罗帷低垂,手指在筝弦上轻轻滑动,营造出一幅温馨雅致的画面。诗中的“朱弦”和“玉柱”分别指筝的弦线和筝的按键,这里用来形容声音连绵而又有层次。每一次弹奏都不同,但又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妙的音乐图景。

诗人提及不知从何处学得这新的声调,却能弹奏出如此美丽动听的旋律,这表明了诗人对音乐的赞赏和渴望。最后两句“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则暗示这首曲可能源自石崇之类的名门世族,但在当时的洛阳城中尚未广为人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艺术为伴的高雅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諲
朝代:唐

王諲,登开元进士第,官右补阙。诗六首
猜你喜欢

梦觉

梦回斜日转花阴,时有黄鹂送好音。

高卧草庐人不识,东风啼鸟独知心。

(0)

又用前韵谢叶宰·其三

岁晚投身糟瓮傍,旋除野服著公裳。

折腰可愧更无米,赢得虚堂一味凉。

(0)

广惠仓

屡丰多黍稌,先备富仓箱。

岂但三年蓄,优为万室藏。

君恩何以报,努力事耕桑。

(0)

舟行有感

仕路多艰棘,人生更转篷。

浮云偏蔽日,骇浪不因风。

世事愁眉外,人情醉眼中。

老来齐得丧,方寸等虚空。

(0)

次韵和子澄春祠先圣律诗

质明帨洗动轻漪,礼殿巍巍百世师。

伏几亲瞻古人象,陪祠颇杂汉官仪。

诗书自可谋元帅,俎豆何妨示小儿。

春服咏归千古意,只今童冠可无诗。

(0)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其三

昔在冯当世,起家冠伦魁。

天衢跃群龙,转见绝足才。

驰誉塞四海,致身近三台。

凄凉城东宅,岁晚就蒿莱。

古来用武地,编简委尘埃。

每见儒冠喜,况逢贤路开。

祝君如冯公,决科亦崔嵬。

终身可师法,正复在轲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