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明帨洗动轻漪,礼殿巍巍百世师。
伏几亲瞻古人象,陪祠颇杂汉官仪。
诗书自可谋元帅,俎豆何妨示小儿。
春服咏归千古意,只今童冠可无诗。
质明帨洗动轻漪,礼殿巍巍百世师。
伏几亲瞻古人象,陪祠颇杂汉官仪。
诗书自可谋元帅,俎豆何妨示小儿。
春服咏归千古意,只今童冠可无诗。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日里祭祀先圣的情景,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感慨。首句“质明帨洗动轻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晨时分,祭祀前准备工作的场景,水波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礼殿巍巍百世师”一句,赞美了先圣的崇高地位,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影响着后世。
“伏几亲瞻古人象,陪祠颇杂汉官仪”则展现了祭祀现场的庄重与仪式感,人们恭敬地瞻仰先贤的画像,同时融入了汉代的祭祀礼仪,体现了对传统礼制的尊重与继承。接下来,“诗书自可谋元帅,俎豆何妨示小儿”两句,表达了通过诗书教育来培养领袖人物,以及通过祭祀活动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的意图,体现了教育与传承的双重意义。
最后,“春服咏归千古意,只今童冠可无诗”则将目光投向未来,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春服咏归的传统活动,理解并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场景,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与传承的渴望。
腊月三十夜,髑髅自相骂。
阎老索饭钱,汝等怕不怕。
龟毛敲兔角,五彩虚空画。
正当恁么时,摩尼谁著价。
大年初一日,道闲却成急。
自拜梦中人,妄想从谁立。
唯我知不知,今古希相识。
张三李四歌,草木空祇揖。
日月转眼睛,历劫不曾停。
三贤与十圣,枉费苦精神。
常思达磨老,九年守少林。
如今意不尽,瓦砾即真金。
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
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
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
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
祇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
三僧祇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