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今朝春又来,天机原不费安排。
闲将彩胜谈遗事,更酌屠苏放老怀。
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
方头未会乘时术,玄静谁疑是打乖。
寒尽今朝春又来,天机原不费安排。
闲将彩胜谈遗事,更酌屠苏放老怀。
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
方头未会乘时术,玄静谁疑是打乖。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寒尽今朝春又来”,简洁而有力地传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春天在冬寒消散后悄然降临。接着,“天机原不费安排”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运行规律的敬畏与赞叹,暗示春回大地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需要人为的刻意安排。
“闲将彩胜谈遗事,更酌屠苏放老怀”两句,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习俗的热爱。通过谈论过去的事迹,饮屠苏酒以庆祝新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新年到来的喜悦之情。这里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情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朵在氤氲的空气中抽出新芽,小草感知到春天的信息,开始生长。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与希望。
最后,“方头未会乘时术,玄静谁疑是打乖”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把握时机的思考。他认为自己尚未学会如何巧妙地利用时机,但并不怀疑静观自然、顺应天性的智慧。这种态度既是对自身修养的反思,也是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
长桥度已尽,有亭枕江湄。
常时闭其门,为问居者谁。
范蠡其明哲,功成学鸱夷。
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
张翰轻绂冕,归及鲈鱼时。
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后为。
鲁望栖甫里,有田常若饥。
不应州县辟,郁此胸中奇。
并为吴越人,名与日月垂。
相去二千载,今乃同一祠。
壁间面如生,凛然人在兹。
我本江海客,一焉起遐思。
死者不可作,来者讵可期。
手持一钓竿,浩歌孰从之。
数日君不来,欲赋莫云诗。
今朝忽过我,欢然如先期。
谈论已忘倦,坐卧犹忘机。
正尔踌躇间,袖出言别诗。
且知束锦囊,届途无多时。
使我心为感,使我心为悲。
此意竟何如,写作送行诗。
君不鄙我句,喜色形须眉。
明朝天一方,胥会知何时。
我辈登高崄更遥,闻君独步上乌聊。
休嗟昨日浑无兴,须信明年尚有条。
节后黄花香未减,年高黑鬓雪偏饶。
拂笺续罢新诗句,回首重阳越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