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妙峰庵二首·其一》
《游妙峰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朝暖南冈一杖藜,忽投深壑得禅栖。

共言伐翳通樵径,后日重来路恐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清晨漫步于南冈,手持藜杖,偶然间踏入幽深山谷,寻得一处禅修之所的奇妙经历。诗中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朝暖南冈一杖藜”,以“朝暖”点明时间,早晨的阳光温暖而柔和,为整个场景铺垫了温馨的基调。“南冈”则暗示了地点,位于山南的高地,通常被认为是风景秀丽之地。“一杖藜”则是行者的象征,诗人手持藜杖,缓缓前行,既体现了行走的轻松自在,也暗含着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

次句“忽投深壑得禅栖”,描述了诗人不经意间踏入深谷,却意外地找到了一处静谧的禅修之所。这里的“忽投”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发现这一隐秘之地的惊喜与意外,同时也暗示了禅修之地的隐蔽与神秘。

第三句“共言伐翳通樵径”,可能是指在寻找禅修之所的过程中,诗人与同行者共同砍伐遮挡道路的杂木,开辟出一条通往山林深处的小径。这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在探寻真理或内心平静的路上,需要克服障碍,勇往直前。

最后一句“后日重来路恐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探访时可能会迷失方向的担忧。然而,这种担忧也蕴含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探索过程的珍视。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的探索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而正是这些未知和挑战,构成了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晓羹沉玉杵,寒鲊叠金绵。

(0)

失调名·其二

凌空蜂翼递香来,惊破蜜房幽梦。

(0)

寿安宣相·其四

文俗诸儒恋局中,何曾度外看英雄。

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

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

书生准拟浯溪石,明写中兴第一功。

(0)

和晏子忠·其二

每逢耆旧问,誇说太平年。

橘柚三冬富,荷花万顷联。

断岩书姓氏,胜迹已蹄筌。

群盗方如猬,渠鞭恐著先。

(0)

和张宪登乌尤山·其五

天戈何日戮蚩尤,省得营屯戍卒骄。

事会无穷人物眇,坳杯莫救釜中焦。

(0)

寄江朝宗

藕花爽约约寒梅,开遍南枝尚未来。

今日有人传尺素,却云直待海棠开。

若赏海棠犹未晚,回头便见春风转。

只恐君无必信言,守到此时还更展。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