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毛国镇夜饮》
《过毛国镇夜饮》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

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

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初长。

簿书拨尽知馀力,道院清虚顷未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máoguózhènyǐn
sòng / zhé

fēngzhàorénhuáshěnglángjiāngshānràoguōxiānxiāng

mànchuánqiāndǐngbǎisuìwèijīnchāishíèrxíng

dòngshēngrénzuìxuánwénshīchūcháng

簿shūjìnzhīdàoyuànqīngqǐngwèicháng

翻译
他的风采如同省府官员般耀眼,周围江山环绕着古老的仙境。
传说那丹鼎已有八百年历史,却不及金钗诗行的精美绝伦。
歌声未起,人们已沉醉其中,夜晚因诗句而显得更加漫长。
处理完公文后,他仍有余力,从未体验过道院的清静与空虚。
注释
风格:风采。
华省郎:形容人的风采出众,如省府官员。
江山:自然景色和国家象征。
古仙乡:古老而富有仙气的地方。
铅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这里可能指代丹药或炼丹术。
八百岁:形容历史悠久。
金钗十二行:可能指代精美的诗词,金钗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秀美,十二行则可能指诗的韵律或篇幅。
歌声:音乐或歌唱。
人已醉:形容人被歌声深深吸引。
诗句:诗歌。
夜初长:夜晚因诗句而显得更长,暗示沉浸于诗的世界。
簿书:公文、账册。
拨尽:处理完毕。
道院:修道者的住所,也可能指清净之地。
清虚:清净、空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过毛国镇夜饮》。诗人以华省郎的风采为开篇,描绘了毛国镇周围的江山景色,犹如古代仙乡般迷人。接下来,他将毛国镇的历史悠久与铅鼎的传说相提并论,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又指出其不及金钗十二行(可能指女子的秀美或才情)的生动活泼。

宴饮之中,歌声未起人已陶醉,夜晚因佳句而显得更为漫长。诗人表示在处理繁重的公事之余,还能抽暇享受这样的清闲时光,流露出对道院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夜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毛国镇风土人情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鹿头关

陆海数百里,到此势一束。

连山亘坡陀,层景丽幽瞩。

侧闻半英雄,于此饱敌镞。

卧龙失其侣,汉社遂终屋。

斜阳衔祠宇,丰碑峙林麓。

老树号秋风,疑是炎精哭。

(0)

辛酉腊月,依韵和啸园赠别之作

又值残冬候,骊歌唱晚天。

萍踪同散聚,蟾魄几亏全。

定远嗟投笔,龙门慨执鞭。

絮飘茵溷异,多半是前缘。

(0)

六言二首·其一

充义必求至极,泯情先绝二三。

于陵不如蚯蚓,柳下未若鲁男。

(0)

作画题句十首·其九

佳诗有画姿,我画愧无诗。

有诗方有兴,非是故稽迟。

(0)

筑园六首·其六

古木移来记隔年,高枝映月似浮烟。

初成坐落无多地,且对梅花酌酿泉。

(0)

龙砂八景·其八护龙晚钟

不放龙潜遁,庄严护梵宫。

蒲牢鸣入夜,栋宇峙淩空。

金碧天神壮,山川地脉雄。

沧桑才一瞬,龙去久无踪。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