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堑》
《竹堑》全文
清 / 阮蔡文   形式: 古风

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

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

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

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

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

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竹堑地区的番人生活状态,以及当地社会变迁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番人与汉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外来人口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首句“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点明了竹堑地区番人的分布情况,与淡水、中港等地的番人相接壤。接着,“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描述了竹堑地区的地理范围,虽小却独立存在。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两句,对比了竹堑番人与后垄番人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接下来,“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反映了番人传统的狩猎活动,但今年收获寥寥,可能暗示了资源的枯竭或环境的变化。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揭示了外来人口(流民)对鹿场的侵占,以及番人除了狩猎外,还从事农业种植。而“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则展示了番人传统的耕作方式,工具简陋,效率低下。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进一步说明了番人耕作的艰难,难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接着,“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描绘了番人简朴的生活条件,衣物粗糙,无法遮体。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指出竹堑地区番人社会组织的分散,缺乏统一的力量。最后,“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以鸟巢的变迁比喻社会变迁,形象地表达了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堑地区番人生活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作者介绍

阮蔡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节妇桥

北溪高冢对桥门,节妇芳名万古存。

暝目终酬同穴志,苦心曲尽抚孤恩。

寒烟蔓草无行迹,淡月梅花有断魂。

客子往来休濯足,溪流从此不曾浑。

(0)

用韵答金华陈太守

绿柳黄花尽属陶,江山好处只登高。

百年事业皆尘土,万里乾坤一羽毛。

行处放心无草瘴,眺馀洗耳有松涛。

飞鸿信到故人远,独倚长风□泬寥。

(0)

半閒

身世烟霞尘土间,五分忙里五分閒。

轩裳未果从龙去,杖履时能伴鹤还。

暂试囊中餐玉法,偶于陇上讲金丹。

抓髯一笑图南老,何事常年卧华山。

(0)

用韵简全聪二上人

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

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

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

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

(0)

至京口驿忆壬辰岁过此与三儿弘至剃头作此示之

昔年京口驿停舟,唤取镊工薙尔头。

今日归来巳冠矣,眼中岁月如奔流。

南去北来吾老矣,旧业诗书付诸子。

尔兄巳著青云鞭,接趐腾飞今在尔。

今在尔将奈何岂,止一经期决科尔。

祖爱尔有遗诲作,人当如孔明小范辈,特立乾坤庶无愧。

(0)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十过清凉山诸寺

祗林几处隐松关,门带寒溪碧玉湾。

历叩花宫寻白足,遍登香阁看青山。

无尘觉地猿能定,不系神心云共闲。

一片清凉苍翠色,家家分得满窗间。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