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
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
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
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
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
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
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
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
这首诗描绘了僧侣生活与世俗世界的对比,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点明了僧侣的身份和他们对古代文献的研习,暗示了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颔联“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通过对比僧侣与世俗社会,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喧嚣。颈联“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运用比喻,表达了在精神世界中,无论是千里骏马还是听经的鹅,都能找到各自的适意之处。尾联“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尘世,与僧侣们共同结社,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螭头。
付与诗人都总领。风景。更逢仙客下瀛洲。
袅袅凉风吹汗漫。平岸。遥空新卷绛河收。
却怪姮娥真好事。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觐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叹年光婉晚,蒲柳质、易惊秋。
况念远怀人,停云羃羃,时雨飕飕。
西风堕来雁信,似知予、竟日倚溪楼。
报道归调汤剂,不知谁护衣篝。悠然富贵不须求。
安乐万缘休。但饱饭煎茶,婆娑永日,也胜闲愁。
寒花自便寂寞,怕纷纷、蝶引与蜂勾。
莫问障从何起,祗凭心有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