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慵缚两脚,闭户了晨夜。
梦攀城西树,起造君子舍。
紫髯出堂堂,见客披衣谢。
平生功名手,嗜静如食蔗。
小斋剧冰壶,中明外无罅。
要知日用事,趺坐看鸟下。
主人心了了,竹石亦閒暇。
儿童惯看客,我车当日驾。
平分斋中閒,风月不待借。
还须酒屡费,不用牛心炙。
一慵缚两脚,闭户了晨夜。
梦攀城西树,起造君子舍。
紫髯出堂堂,见客披衣谢。
平生功名手,嗜静如食蔗。
小斋剧冰壶,中明外无罅。
要知日用事,趺坐看鸟下。
主人心了了,竹石亦閒暇。
儿童惯看客,我车当日驾。
平分斋中閒,风月不待借。
还须酒屡费,不用牛心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自己的斋室中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他形容自己慵懒地放松身心,足不出户,度过日夜。梦中他想象自己攀爬城西的树木,建造理想的居所,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来访的客人见到他,他虽衣衫不整,但态度谦恭有礼。
诗人自诩为一生追求功名但更爱宁静的人,他的斋室如同冰壶般清澈,内外无杂念。他通过静坐观察鸟儿飞翔,品味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他认为,真正的闲暇并非空虚,而是内心的清明。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他的生活方式,他甚至可以轻松驾车出行。他在斋室中享受风月,无需外求。虽然偶尔会饮酒助兴,但他并不热衷于世俗的奢华,如不用牛心炙肉。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