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卢鸿草堂图》
《题卢鸿草堂图》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古风

丈室幽云织翠微,卢生草堂云作扉。

阴崖绝壑鸟迹稀,扶藜纵观拂云霓。

心知丹毂赤吾族,要须爱身如爱玉。

三十六峰幽意足,何必鉴湖分一曲。

老仙宁上登封坛,一夜茧生双足间。

不知此图笔笔妙,岩峦映带冰霜颜。

集贤学士从省归,僧床卧观昼掩扉。

绣鞍那补尘化缁,不如卢郎驾鸿飞。

老色苍颜今采薇,故山风烟常满衣。

眼明见此社中客,尽谢东阡与西陌。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题卢鸿草堂图》。诗中描绘了一幅卢鸿草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草堂周围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丈室幽云织翠微”,以“丈室”形容草堂之大,而“幽云织翠微”则描绘出草堂周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卢生草堂云作扉”一句,将卢鸿草堂与云雾巧妙结合,赋予了草堂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随后,“阴崖绝壑鸟迹稀,扶藜纵观拂云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草堂所在之地的险峻与幽静,以及诗人亲自攀登欣赏的壮丽景色。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心知丹毂赤吾族,要须爱身如爱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通过“丹毂”和“爱身如爱玉”的比喻,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三十六峰幽意足,何必鉴湖分一曲”两句,将草堂所在的环境与鉴湖进行对比,突出了草堂的独特魅力。诗人认为,这里的幽静与美景足以令人满足,无需再寻找其他地方的美景。

接下来,“老仙宁上登封坛,一夜茧生双足间”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老仙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草堂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草堂对于寻求心灵寄托与超越世俗之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不知此图笔笔妙,岩峦映带冰霜颜”两句,赞美了草堂图的绘画技巧,岩峦在冰霜的映衬下更加生动,展现出画家高超的艺术造诣。

最后,“集贤学士从省归,僧床卧观昼掩扉”两句,描绘了草堂作为文人雅士聚会之所的场景,集贤学士们从官府归来,僧人悠闲地坐在床上观赏这幅画,门扉紧闭,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

“绣鞍那补尘化缁,不如卢郎驾鸿飞”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卢鸿草堂的向往之情。绣鞍代表世俗生活的忙碌与尘嚣,而卢郎驾鸿飞则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老色苍颜今采薇,故山风烟常满衣”两句,描述了诗人年老时的生活状态,虽然面容苍老,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眼明见此社中客,尽谢东阡与西陌”两句,表达了诗人见到草堂图后,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告别,转向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卢鸿草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及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斋居杂咏二十首·其十八

绿水濯吾足,青山挂吾瓢。

童子衣荷叶,柳下来承蜩。

(0)

斋居杂咏二十首·其四

日暮临高台,心在归鸟边。

明月出沧海,白云流青天。

(0)

北游诗二十一首·其八寄王和甫

秋入船窗夜气凉,白云如雾湿衣裳。

乱萤过水添星影,高树遮山逗月光。

季子无金空作客,长卿多病且还乡。

十年扣角心同苦,寄尔商歌怨更长。

(0)

飞来峰

何来万玉碧氤氲,登陟曾探石室文。

古洞玲珑通日月,虚岩窈窕护风云。

行空岂受秦人策,幻住元从净土分。

只恐灵山复飞去,真如那肯近声闻。

(0)

送张参伯归上蔡

东风消雪满征途,惜别临岐酒一壶。

帆挂大河山月晓,梦回芳草客星孤。

清时岂厄刘中尉,圣世偏容屈左徒。

早晚徵书应入洛,桃花时节起家无。

(0)

韦氏园林

韦曲曾闻动彩毫,名园依旧傍林皋。

燕惊花落飞难定,鱼触萍开跃自高。

楚客停觞看属玉,燕姬牵袂摘含桃。

亦知洵美非吾土,肠断吴阊醉浊醪。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