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雁湖十首·其七》
《再和雁湖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作诗真是学文馀,馀力犹将鲍谢俱。

流俗是非何足算,古人出处要良图。

闲来籍草须寻侣,自起浇花不倩奴。

著却纶巾披鹤氅,中郎元住曲阿湖。

(0)
注释
馀力:剩余的精力。
鲍谢:鲍照、谢灵运,均为古代著名诗人。
流俗:世俗的眼光或评价。
良图:长远的计划或理想。
籍草:整理诗稿。
寻侣: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倩奴:指请仆人。
纶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
鹤氅:宽大的鸟羽制成的袍子,象征高雅。
中郎:官职名,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曲阿湖:地名,可能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作诗确实是学习文学之余的事情,剩余的精力还想与鲍照、谢灵运这样的大家比肩。
对于世俗的评价哪里值得计较,我们应该效仿古人的高尚行为,为自己规划美好的未来。
闲暇时分,我需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整理诗稿,自己动手浇花,不劳烦仆人。
戴上儒雅的纶巾,披上仙风道骨的鹤氅,我就像当年的中郎将,居住在曲阿湖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全诗以对联相承,意境高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

“作诗真是学文馀,馀力犹将鲍谢俱。”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即便是学富一代的文学巨匠如鲍照、谢灵运,也不过是在用剩余的力量去追赶而已。这两位都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中提及他们,显示出诗人对前辈文学成就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的文艺理想。

“流俗是非何足算,古人出处要良图。”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毁誉看得很淡,认为这些都无关紧要。同时,对于古人的作为,则强调需要有远大的规划和深思熟虑的决定。

“闲来籍草须寻侣,自起浇花不倩奴。”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喜欢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独立自主,不愿受制于人的生活态度。

“著却纶巾披鹤氅,中郎元住曲阿湖。”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理想状态的描绘。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如同仙鹤般自由自在,而他选择居住的地方,是有着美好风光的曲阿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独立人格和理想生活状态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扬州杂咏七首·其五

皂荚村南三里许,春江不隔一程遥。

双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

(0)

感皇恩·其二

蝴蝶满西园,啼莺无数。水阁桥南路。凝伫。

两行烟柳,吹落一池飞絮。秋千斜挂起,人何处。

把酒劝君,闲愁莫诉。留取笙歌住。休去。

几多春色,禁得许多风雨。海棠花谢也,君知否。

(0)

鲜于大任自吴下来比与之饮大任自取毗陵惠山泉酌之色清而味胜蜀无有也喜赋诗

君从毗陵来,载酒与偕行。

酿以陆子泉,可使伧父惊。

香味橄榄严,颜色蒲萄清。

得非续玉浆,无乃挹金茎。

固应压白堕,亦未数乌程。

老夫家巴蜀,华发思南烹。

饮此惟恐尽,酌之且徐倾。

君如建吴樯,再见毗陵城。

相烦送一车,救我枯肠鸣。

(0)

龙爪滩

龙爪滩前江水平,蟆颐山下春草生。

白石既出细可数,杂花初开远更明。

日落尽见楼阁影,天晴易闻钟鼓声。

至今回思三峡路,蛇退猿愁心甚惊。

(0)

溪上

野老门前云覆溪,雨晴云气亦霏微。

水生芦笋纤纤长,日暖杨花细细飞。

得食慈乌皆反哺,卷帘乳燕自知归。

天涯物色堪行乐,况复淮西近解围。

(0)

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诗因题二解·其一

眼看数竿今白头,高标直节气横秋。

果能似此孤竹子,何羡渭川千亩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