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
自有溪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
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
自有溪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
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篇“往年淦水驻行轩”即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情境,"引得清流似月圆"则描绘出一幅如画的景象,溪水清澈,宛如明月一般。
接下来的“自有溪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享受。溪光本身就能映照出碧绿色泽,无需人为装饰,直接将那清澈的水面比喻成“金船”,显示出诗人对这宁静环境的喜爱和珍视。
中间两句“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进一步描绘了这一自然情境。苔藓湿润,小溪潺潺之声宛如琴瑟之音,这里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和谐与宁静。
末尾两句“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则流露出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深厚情感。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时光能被珍惜,不让世俗的烦恼打扰这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高洁,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感态度。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于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应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掀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怀同舍石天民编脩》【宋·陈傅良】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以君懒于书,我岂望得当。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但要能应门,勿问鄙与臧。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竦身而掀髯,眸子烱烱光。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https://shici.929r.com/shici/faL48m.html
僧关可人心,况此晴色美。
蹈藓滑路多,访菊香处是。
引饮吞山光,清啸落松子。
我有即事诗,就扫石壁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