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
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
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
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
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
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辞官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中“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两句表明诗人沉浸于古籍之中,不愿再涉足尘世的纷争,只愿意将心思寄托于书卷之间。
接下来的“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则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行走和生活,他或许是依靠手杖,慢慢地进入深山之中,却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在江边得到休息。这里的“不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他在思考着如何在年岁荒芜、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使得人们都能吃得饱足。这里体现出了诗人的仁心和对百姓的关怀。
最后,“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则表达了诗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内心的热情和关切。他庆幸溪边还有一处清凉之地,可以洗涤烦恼。这里“涤烦矶”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关注民生和向往清净生活的心境。
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
远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风传只皱眉。
角黍堆盘何处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为瑞虽多却不宜,谁怜孤坐拨灰时。
兴添竹叶蛆浮瓮,瘦损梅花雀抱枝。
闭户从教行迹断,裹裘犹怯暮寒欺。
天工似欲还三白,冷淡家风合有诗。
大皞行春未有闻,六花连夜舞缤纷。
落梅未晓惊三弄,宿麦先秋定十分。
飞上綵幡怜我老,映来书幌慰儿勤。
四时代谢从来事,造物何心更策勋。
烟霞痼疾自年龄,冷落江城处士星。
松下茶烟青羃羃,竹间棋韵子丁丁。
林泉雅许幽人往,猿鹤应羞俗驾经。
沽酒抱琴还有约,要看桂子月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