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明当直晓班,巧随新样学宫鬟。
笑渠鸱吻东边月,也作西楼子夜弯。
准拟明当直晓班,巧随新样学宫鬟。
笑渠鸱吻东边月,也作西楼子夜弯。
这首《宫词(其三)》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角,充满了生动的想象与对比。
首句“准拟明当直晓班”,描绘了一位宫女对次日清晨早朝的期待,预示着她将穿上朝服,步入繁忙而庄严的宫廷生活。这里的“直晓班”指的是早朝,体现了宫廷生活的严格纪律和等级森严。
接着,“巧随新样学宫鬟”,则展现了宫女们追求时尚与美的细节。她们学习最新的发型样式,以适应宫廷的审美潮流,这不仅反映了宫廷文化的精致与繁复,也暗示了女性在宫廷中的地位和角色。
“笑渠鸱吻东边月,也作西楼子夜弯。”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常用于屋檐或屋顶,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形状。诗人将月亮比作鸱吻,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东方升起时的形态。而“西楼子夜弯”则是对月亮在夜晚弯月形态的描述。这两句通过月亮的不同形态,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隐含了宫女们生活的单调与循环,以及她们对自由与外界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既有对规矩与秩序的遵循,也有对自由与美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我送允恭出狱墙,徘徊别意各凄怆。
来逢易水波浪险,去见燕山草木黄。
子之故人周给舍,同于幽难久备尝。
迪已不肯甘流俗,论治必欲尚先王。
明哲保身虽未得,怀此赤心良可伤。
子实聪明心好古,闻其论说辄彷徨。
我抱困病足如皲,眷念时来类卧傍。
黯然别去消息杳,窘迫相与永难忘。
三尺禁网脱身去,一片袯襫到长江。
有手但执瓦缶物,有足莫走声利场。
世间棼丽一染着,能令耳目充无光。
丁宁告尔复丁宁,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
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复行行。
回看世故总茫茫,留予露冷风凉夜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