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啸村四首·其三》
《寄李啸村四首·其三》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飘零身世同秋雁,寂莫郊坰狎野宾。

浪说吴刚能斫桂,无由得见月中人。

(0)
翻译
我的命运如同秋天的孤雁,孤独地漂泊无依。
在寂静的郊野,我像一个被冷落的宾客,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注释
飘零:漂泊不定,流离失所。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
秋雁: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孤独和离散。
寂莫:寂静而落寞。
郊坰:郊外的田野。
狎野宾:亲近自然的孤独者。
浪说:随意说,妄言。
吴刚:神话中的月宫伐桂之人。
能斫桂:有能力砍伐月宫的桂树。
月中人:指住在月亮上的嫦娥或其他神话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敬梓的作品,收录在他的《寄李啸村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借古人的故事,以表达自己孤独漂泊、怀才不遇的情感。

“飘零身世同秋雁”一句,意指诗人自己的遭遇与秋天飞散的野鸭相似,都无处安放,充满了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这里的“飘零”形容生活不稳定,无根漂泊之感,“同秋雁”则是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游子或孤独者的意象。

“寂莫郊坰狎野宾”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在乡间居住时的孤独和寂寞。这里“寂莫”形容环境的静谧,“郊坰”指的是郊外的小丘陵,而“狎野宾”则是说偶尔有陌生人来访,带有一丝暖意但又难以驱散内心的孤独。

“浪说吴刚能斫桂”一句,是借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吴刚斩桂之事,以此比喻诗人的抱负和才华。吴刚是传说中的仙人,以斩桂而闻名,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而“浪说”则表明这只是流传的说法,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无由得见月中人”一句,则是在借用古代神话中月宫里有嫦娥等仙人的故事,来表达诗人自己无法实现与理想世界接触的哀愁。这里的“无由”意味着没有途径,“得见月中人”则是说无法亲眼见到那些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古代神话的借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才不遇以及渴望超脱现实世界的心声。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一

溅裳一水自悠悠,绣幰先期乌鹊愁。

诗里妆催时逗靥,灯前扇却半回头。

桃源客到因闻犬,星渚槎间欲饮牛。

最是尘间难值候,荷风桂露木兰舟。

(0)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五

雨过空亭听乱流,无人渔钓鉴湖秋。

晚风夕照闲如洗,明月依稀上白头。

(0)

白翁老公祖请告归淄青岁暮凄其离怀充斥漫赋绝句言别·其四

临吴清似三江水,镇海威当万里城。

谁谓急流难勇退,司徒署里谢归耕。

(0)

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其四

喜从画省沾光辉,一自投簪愿巳违。

黄发迩来看渐少,白驹此去音还稀。

时艰莫说宦情薄,身隐仍忧邦贮非。

不独属员偏惜别,儿童拥道望公归。

(0)

有误传游衲为旧宗者席间示之

飘飘云水自成奇,何必天潢足重师。

法喜胎中皆玉叶,优昙钵里是金枝。

(0)

丁卯八月五色云见潮东南

卿云五色现潮东,万里浮光想亦同。

凤啸山河瞻翼凤,龙飞天地庆从龙。

瑶华泛斗笼梧树,瑞气凝秋绕桂丛。

已卜贤书应出类,定知廷对集群雄。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