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石门》
《送僧归石门》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学云庵逸格禅,别来江柳几春烟。

相逢水寺初尝橘,忽忆风檐共擘莲。

遥想到山寒食后,却思分首上元前。

与谁振策西湖路,清晓一声啼杜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送僧归石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思念。首句“曾学云庵逸格禅”点明了僧侣的身份和修行的生活方式,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修行经历。接下来,“别来江柳几春烟”一句,通过江边柳树随季节变化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相逢水寺初尝橘,忽忆风檐共擘莲”两句,回忆了两人相聚时的美好时光,橘子和莲花象征着生活的甜美与纯洁,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而“遥想到山寒食后,却思分首上元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思绪带到了未来,想象着在寒食节之后、上元节之前的某个时刻,两人再次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的不舍和对过去的留恋。

最后,“与谁振策西湖路,清晓一声啼杜鹃”两句,以西湖路和杜鹃啼鸣为背景,预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西湖路代表了两人曾经共同走过的美好旅程,而杜鹃啼鸣则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预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离别以及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云岫合朔

大壑穷无际,浮云奄上驰。

规圜龙尾会,光沸沃焦迟。

琬琰群星没,璇玑七纬披。

野夫忘正朔,只验早㫪时。

(0)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其八

论诗忘日夕,大火直房心。

草际萤光湿,风前烛烬阴。

牛头迎客懒,鸡足住山深。

莫问西来意,桐关即少林。

(0)

题明皇出游图

画马虽瘦筋骨雄,二十馀骑无一同。

其中拳毛更奇绝,天人与马皆赤龙。

风流天子真英傥,拨乱雄心仍跌荡。

五王联骑打毬回,将相横稍随鞠杖。

瑰姿秀鬣容质奇,凤咽麟章兀高颡。

韩干画本今已无,近代承旨亦绝殊。

昔藏子昂二散马,磊落斯图踰作者。

滇人黄谷张远师,远今人物良胜之。

世人不识神骏骨,空觅海上虬龙姿。

骊黄灭没谁方驾,千里风沙出毫下。

贻诗如画画有神,不须伯乐应增价。

(0)

张远画美人于素扇飘萧古雅妙绝时人俗笔为添甘蕉若榴数株于侧甚可惜也戏以调张

僧繇昔时画邻女,素壁捧心浑欲语。

二千年后君前身,重见仙姿下绡纻。

三分眉黛五铢衣,轻盈始觉周昉肥。

不须近花已婀娜,独立人前无不可。

知君落笔会有神,定识人间无此人。

可怜妙意无人识,拈草添花妄相益。

石家阿醋无容姿,焦氏绿衣举羞涩。

悔教不杀诸画师,坐令倾国污颜色。

为君烧却杂綵灰,犹堪灌取真真回。

未容更落伧父手,宁与先生驱蚋来。

(0)

怀北窗甘蕉三首·其一

小阁春雷梦不成,幽人欹枕漏三更。

可怜今夜西囱下,无复芭蕉旧雨声。

(0)

登由拳城望南湖

南湖明灭里,千片水云多。

薄暮平芜上,遥天一鸟过。

人烟含宿雨,柳色带沧波。

欲采芙容去,西风奈晚何。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