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如禅参鼻观,似闻芗泽透春闺。
我欲为花重请命,无香且作海棠梨。
枯坐如禅参鼻观,似闻芗泽透春闺。
我欲为花重请命,无香且作海棠梨。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花露水的深深迷恋与赞美。首句“枯坐如禅参鼻观”,以枯坐比喻内心的空寂,通过参悟鼻观(即通过嗅觉感受世界)来寻求心灵的寄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次句“似闻芗泽透春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露水的香气比作芗泽,穿透了春日闺房,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香气的诱人与弥漫。
后两句“我欲为花重请命,无香且作海棠梨”,表达了诗人对花露水的深情厚意。他愿意为花争取生命,即使没有香气,也甘愿将其比作海棠梨,强调了香气在诗人眼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体验。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汨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
元初由大道,遇理做生涯。卜居风月伴,舍荣华。
盈盈白气,旋旋结红霞。
五般真彩艳,射透圆成,里头遍吐黄芽。
三千同八百,数满更无差。路中添雅致,放金花。
枝枝秀丽,朵朵聚奇葩。
杳默昏冥外,一撞晴空,异香拥上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