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兴罢拂衣还,弃米何尝有俸钱。
恩自大钧能逐物,只应访药是优贤。
弦歌兴罢拂衣还,弃米何尝有俸钱。
恩自大钧能逐物,只应访药是优贤。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名为《杂咏》。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结束了琴棋书画的雅兴之后,便拂衣离去,不为世俗所累。弃绝了米粮,却似乎并未得到官府的俸禄,这反映了他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恩自大钧能逐物”,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大钧”这一概念,比喻自然法则或命运之力,暗示着世间万物皆受其影响。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深刻理解,认为恩惠与机遇并非人为所能控制,而是自然而然地流向不同的个体。
“只应访药是优贤”,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隐士的生活追求。在繁忙的世事之外,他或许更倾向于寻找灵丹妙药,以求得身心的修养与提升。这里的“优贤”不仅指寻觅良药,也暗含了对智慧与德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法则和人生机遇的深刻思考。米芾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深邃的哲学意味。
得水能仙,似汉皋遗佩,碧波涵月。
蓝玉暖生烟,称缟袂黄冠,素姿芳洁。
亭亭独立风前,照冰壶澄彻。
当时事,琴心妙处谁传,顿成愁绝。
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浑胜雪。
西湖秋菊寒泉,似坡老风流,至今人说。
殷勤折伴梅边,听玉龙吹裂。
丁宁道,百年兄弟,相看晚节。
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
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
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归鸦栖暝。
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曾倩。
雁传鹊报,心期千定。
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
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
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凿石纵横十九槽,千年仙迹在林皋。
因思有局无棋意,可是从前不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