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阔维舟远,沙崩逐水消。
野云迷朔雁,暝色辨西樵。
蜑女迎船语,渔郎向客招。
无因催六翮,飞促海门潮。
岸阔维舟远,沙崩逐水消。
野云迷朔雁,暝色辨西樵。
蜑女迎船语,渔郎向客招。
无因催六翮,飞促海门潮。
这首清代诗人戴文灯的《夜泊沙口待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岸阔维舟远”展现了江面宽阔,小舟停泊其间的景象,空间感十足。次句“沙崩逐水消”则暗示了潮汐的力量,沙粒在水流中消融,动态生动。
“野云迷朔雁”通过描绘野云缭绕,使得北飞的大雁迷失方向,营造出一种迷茫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暝色辨西樵”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降临,远处山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蜑女迎船语,渔郎向客招”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蜑女(水上生活的妇女)热情地与船只上的客人交谈,渔夫也主动招呼过往的旅客,展现出人情味和地方风情。
最后两句“无因催六翮,飞促海门潮”表达了诗人对潮水的期待,他无法直接催促潮水,只能期待它自然涌动,如同飞翔的翅膀般推动海潮,寓言式的表达显得深沉而富有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口夜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特色。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槩。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
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
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
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
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
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
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
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
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
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
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
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
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
梅蘤入新年,兰皋动芳气。
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
伊予方寂寞,刻苦穷文字。
万国会王州,群英驰俊轨。
方朔常苦饿,子云非官意。
岁暮惨风尘,官闲倦朝市。
出处一云别,所思宁可冀。
春江有归雁,但使音书继。
碧瓦照日生青烟,谁家高楼当道边。
昨日丁丁斤且斲,今朝朱栏横翠幕。
主人起楼何太高,欲誇富力压群豪。
楼中女儿十五六,红膏画眉双鬓绿。
日暮春风吹管弦,过者仰首皆留连。
应笑楼前骑马客,腰垂金章头已白。
苦贪名利损形骸,争若庸愚恣声色。
朝见骑马过,暮见骑马归。
经年无补朝廷事,何用区区来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