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
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
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
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
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
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
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
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
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
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
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制笔之匠人精心制作芦笔的过程与意境。开篇“剪青抽管,织絮添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制笔的初始步骤,青竹被剪裁,羊毛被编织,增添笔毫,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和谐美。
接着,“几枝风力犹劲”一句,既描绘了笔杆在风中坚韧的姿态,也暗喻了制笔者不畏艰难的精神。随后,“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笔尖轻轻触纸,仿佛能将江湖秋日的景色尽数捕捉,展现出芦笔的细腻与灵动。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三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芦笔的独特与高雅,不仅不同于传统的笔料,更具有创新之美。接下来,“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描绘了芦笔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和工艺的精细,如同湘筠般细腻,五色丝缠绕,花笺临池,皆显其雅致。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则进一步渲染了芦笔的轻盈与笔触的微妙,仿佛能听到纸上流淌的轻寒之音,笔意悠长。接下来,“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以春蚕作比,赞颂芦笔如同春蚕吐丝般细腻而富有生命力,前尘往事在笔下焕然一新。
最后,“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表达了芦笔更适合在静谧的环境中使用,如同远黛妆楼,只在低垂的夜幕中展现其独特魅力。“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则是对芦笔未来使用的美好期待,希望它能在夜晚的灯火下,为人们带来清新的吟诵,想象着烟雾弥漫、波光粼粼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芦笔制作过程及使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制笔匠人的匠心独运与芦笔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与生活美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