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
夜宿禅关下,时将心赏同。
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
终愧渊明辈,玄言对远公。
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
夜宿禅关下,时将心赏同。
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
终愧渊明辈,玄言对远公。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与邹生游香山宿僧房》描绘了春天山行的闲适与心灵的宁静。首句“遽愁春草歇”表达了诗人对于春草消逝的惋惜,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接着,“驱马春山中”展现了诗人骑马穿行于春意盎然的山林之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
夜晚,诗人选择在禅关下的僧房歇息,“夜宿禅关下”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对清静环境的向往。他欣赏着自然之美,风从山谷吹来,月光照亮湖面,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谧的画面。“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超脱。
最后两句“终愧渊明辈,玄言对远公”,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仰慕和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那种超然境界的谦逊。他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与高僧远公进行深沉的哲理交谈,体现出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