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寺居》
《寺居》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招提远占一牛鸣,阻绝干戈得暂经。

梦境了知非有实,醉乡不入自常醒。

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须觅句户长扃。

(0)
翻译
寺庙坐落在远处,只闻一声牛鸣,这里暂时远离了战争的纷扰。
梦境虽美但非现实,醉乡虽诱人但我始终保持清醒。
楼阁临近水面,如同明亮的镜子,草地树木连成一片,像是洁白的屏幕。
自然景象足以满足游客的目光,无需刻意寻找佳句,门窗不必紧闭。
注释
招提:寺庙。
远占:遥远占据。
干戈:战争。
暂经:暂时经过。
梦境:梦境。
非有实:并非真实。
醉乡:醉乡。
常醒:常保持清醒。
楼台:楼阁。
涵明鉴:包含明亮的镜子。
草树:草地树木。
素屏:白色屏幕。
物象:自然景象。
供客眼:供人观赏。
觅句:寻找佳句。
户长扃:门窗紧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寺居》,描绘了诗人身处寺庙中的宁静与超然之感。首句“招提远占一牛鸣”,以寺庙偏远且只闻牛鸣声,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远离尘世的氛围。第二句“阻绝干戈得暂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的短暂享受,暗含对战乱的忧虑。

第三句“梦境了知非有实”,诗人通过梦境来表达人生的虚幻,认识到现实并非永恒不变。第四句“醉乡不入自常醒”,借酒醉比喻心灵的清醒,即使在世俗中也能保持自我警觉。

接下来,“楼台近水涵明鉴,草树连空写素屏”两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色,楼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如同明亮的镜子,草木则如素色的屏风,展现出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

最后,“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须觅句户长扃”表达了诗人认为眼前的景象已足够令人心灵得到满足,无需刻意寻觅诗句来描绘,寓言诗人在此处心境平和,无需过多文字修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生活的静谧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喧嚣与宁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风定示苏汝载

昨夜天风生怒号,搅乱树木声颾颾。

鲸鲵尾击古壁上,馀波灭没鳣鲔逃。

今朝风定涛亦息,大鱼小鱼空濈濈。

枝柯胶扰气未平,枯皮摧裂冻犹涩。

顾我浮生靡根蒂,萍踪漂泊安所系。

奈何与水族争波涛,久念精魂倍惊悸。

(0)

思蒲胜洞

光景无边入两眸,鸣皋老鹤向林投。

樵归山栈高低路,日映卢桥上下楼。

青黛阴阴松竹径,黄云片片陌田秋。

游阑倦坐苔阶下,借问钟家有酒否。

(0)

湘中杂咏·其六

湘水东流过汨罗,怀沙千古怨魂多。

楚童未解骚人恨,犹自风流学楚歌。

(0)

送范子乔还杭·其一

钱塘佳丽古名都,行乐他乡得似无。

弦管楼边花柳暗,赠君呼酒过西湖。

(0)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其六

紫阁秋风咏季鹰,新安江色兴堪乘。

业传虎观窗前读,心记龙门醉里登。

西掖桐疏无凤宿,东陵瓜美倩人称。

卢敖稽首天师去,白岳云中第几层。

(0)

送萧户曹出守宁国·其一

文章小陆更高名,五马聊为剖竹行。

钟阜地形江阁近,宛陵溪色郡斋清。

谢公自有青山兴,楚客元多白雪声。

经术久知能缘饰,况携佳句似宣城。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