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衣寺》
《白衣寺》全文
宋 / 郑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白衣古寺瞰江流,隔断红尘不记秋。

深羡老僧心入定,禅房花木四时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
sòng / zhènghuì

báikànjiāngliúduànhóngchénqiū

shēnxiànlǎosēngxīndìngchánfánghuāshíyōu

注释
白衣:指僧人的白色僧袍。
古寺:年代久远的寺庙。
瞰:从高处向下看。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或人间繁华。
不记秋:忘记季节更迭。
老僧:年长的僧人。
心入定:心境平静,达到禅定状态。
禅房:僧人修行的房间。
花木四时幽:四季都有花木的幽静之美。
翻译
身着白衣的老僧居住在古老的寺庙中,俯瞰着江水流淌
寺庙与世俗红尘相隔,仿佛忘记了秋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画面。"白衣古寺瞰江流",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古老的白色寺庙,它坐落在江边,俯瞰着江水潺潺,仿佛与世隔绝,远离尘嚣。"隔断红尘不记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的氛围,暗示寺庙与世俗世界的界限分明,连秋天的变迁都似乎被遗忘。

"深羡老僧心入定"表达了诗人对僧侣内心的深深羡慕,他们能够沉浸在禅定之中,心境如止水,不受外界纷扰所动。最后一句"禅房花木四时幽"则通过描绘禅房周围四季常青的花木,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永恒的幽深之美,体现出佛教修行生活的恬淡与自然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寥寥数语,传达出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的崇尚。

作者介绍

郑会
朝代:宋

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二)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定风波.寻春

玉勒寻春日欲斜。山围江郭水平沙。

好著丹青图画取。去去。绿杨深处是苏家。

行到垂杨逢绣阁。寂寞。美人东渡掩窗纱。

帘下侍儿新打扮。试看。越中生女尽如花。

(0)

荷叶杯.本意

几幅珠帘翠箔,笙歌声拥白头翁。

海霞色映一杯红。衰老发春容。

无限荷花荷叶,池中百子已成空。

只今曲岸已梧桐。叶叶向秋风。

(0)

洞仙歌.咏笔

佳人如玉,几声春莺哢。为看金船与银瓮。

若真教、万古锦障常存,侬去也、门外持鞭引鞚。

年来无个事,荞麦桐油,天与閒人一丝缝。

莫谈李评张,不识高低,听鸡唱、应回痴梦。

管城子、何如孔方兄,请自此、毛锥不须轻弄。

(0)

南柯子.秦淮

六代繁华尽,三吴汗漫游。澹烟轻粉几家楼。

都付板桥旧院作閒愁。旧院今何在,秦淮只自流。

乌衣巷口晚横舟。说是昔日佳胜且句留。

(0)

浣溪纱.黄昏

小院深深碧鲜痕。梨花满地不开门。

一生消得几黄昏。

何处朱阑初倚笛,谁家绮席正开尊。

从来顽石是无魂。

(0)

浣溪纱.棣园

曲曲环池是画廊。金鱼长过鲤鱼长。

棣园馆舍甲维扬。

石笋三寻苔藓碧,溪桥几处藻莼香。

重城似在水云乡。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