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障风灯未忍挑,冷魂吟断意寥寥。
可怜雨气笼山馆,无复人踪到板桥。
误向黄梁迷昨日,难凭红线续今宵。
亦知一醉呼难醒,心火从他妖庙烧。
手障风灯未忍挑,冷魂吟断意寥寥。
可怜雨气笼山馆,无复人踪到板桥。
误向黄梁迷昨日,难凭红线续今宵。
亦知一醉呼难醒,心火从他妖庙烧。
这首诗《偶兴(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手障风灯未忍挑,冷魂吟断意寥寥”中,“手障风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外界的动荡不安,内心却选择暂时逃避,不愿点亮那盏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灯。而“冷魂吟断意寥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空虚,仿佛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吟唱,思绪飘渺无依。
颔联“可怜雨气笼山馆,无复人踪到板桥”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雨气笼罩着山间的馆舍,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而“无复人踪到板桥”则暗示了与世隔绝、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助。
颈联“误向黄梁迷昨日,难凭红线续今宵”中,“黄梁”常用来比喻虚幻或短暂的事物,这里指代的是对过去的追忆与迷恋,而“红线”则象征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把握住当下、无法延续美好生活的无奈。
尾联“亦知一醉呼难醒,心火从他妖庙烧”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深知自己可能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与困扰,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麻痹自己,但这种逃避终究无法解决问题。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心火”,任由它在“妖庙”中燃烧,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也是对自我救赎的一种尝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迷茫与挣扎,以及对自我救赎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