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乡园尔莫悲,南飞应有北飞时。
南中何物持相慰,尚有梅花及荔枝。
渐近乡园尔莫悲,南飞应有北飞时。
南中何物持相慰,尚有梅花及荔枝。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与华姜宿红梅驿(其三)》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遇到梅花和荔枝时的慰藉感。
“渐近乡园尔莫悲”,诗人即将回到家乡,心中虽有离别之愁,却也充满了对故土的期待和归心似箭的情感。“南飞应有北飞时”,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南迁与北归的鸟儿比喻为人生旅途中的自己,暗示无论身处何方,总有回归故土的一天,以此来安慰自己和他人。
“南中何物持相慰”,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诗人以“南中”指代南方,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深切怀念。面对这种情感的孤独,诗人找到了一种慰藉——“尚有梅花及荔枝”。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荔枝则代表着甜美和生机。这两样南方特有的植物,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它们的存在让诗人感受到了一丝家乡的气息,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复杂心情。梅花与荔枝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别院春深,华堂昼永,嘉宴初启。
翠玉樽罍,红牙丝管,睡鸭沈烟里。
弄晴云态,行空絮影,漠漠似飞如坠。
最多情,紫绵团就,错落乱星流地。
史君自有,元龙豪气,唤客且休辞醉。
蝶困蜂酣,燕娇莺姹,欢意浓如此。
侃其笑语,止乎礼义,衣佩细纫兰芷。
遥归去,残更欲尽,晓鸦又起。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
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