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归田好,荒烟暗棘丛。
边愁攒战马,野宿逐征鸿。
捆屦山涵雨,煎茶竹送风。
读书成濩落,拟学六钧弓。
谁谓归田好,荒烟暗棘丛。
边愁攒战马,野宿逐征鸿。
捆屦山涵雨,煎茶竹送风。
读书成濩落,拟学六钧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田生活的反思和野外生活的艰辛。首句"谁谓归田好"以疑问开篇,暗示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荒烟暗棘丛"形象地刻画出归田后的环境,荒凉且充满荆棘,暗示了田园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边愁攒战马,野宿逐征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感到边疆的愁绪如同战马聚集,夜晚只能像征鸿一样在野外露宿,流露出孤独和漂泊之感。
"捆屦山涵雨,煎茶竹送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野外生活的艰苦,山路湿滑,只能用竹子编的草鞋行走,煮茶时只有竹林间的清风相伴,生活简朴而寂寥。
最后两句"读书成濩落,拟学六钧弓"表达了诗人的志向,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渴望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甚至想学习射箭,象征着不甘于现状,想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田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我提升的追求,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衰柳不堪折,烟霜留旧容。
毵毵扬子岸,犹惹渡江风。
马首初向北,不知关路重。
黄河冰连山,金台尘蔽空。
路难良可叹,汗漫思无穷。
我昔事驰骋,临老万事慵。
贵交久削迹,一丘息微躬。
长安尺一书,十年不复通。
当今谁爱士,此道如盲聋。
知子徒有心,致身竟何从。
子实慕风节,非独文采丰。
遇合亦寻常,壮夫岂苟同。
去去勿复道,行矣慎秋冬。
顷与谭子别,辄作数日恶。
归来不数日,别酒为君酌。
老怀长寡欢,岁晚厌离索。
况君胸怀人,相对抉皮膜。
离言不敢深,恐为众所愕。
方今推楚材,纷纷富述作。
吾尤爱谭子,真意存澹漠。
此贤君所私,冥契应有托。
清霜满归樯,寒月照旅泊。
君其往及之,江边问青雀。
我爱燕子矶,怪石吞江势。
昔与伯子偕,蹇驴冲晓至。
出山月隐林,到门松映寺。
陟巅揽萧旷,寻径造幽袐。
崩岩讶天开,飞阁疑鬼峙。
兹游屡入梦,蹉跎杳难继。
犹忆风雨过,江急布帆驶。
丹壁照眼来,突兀使我醉。
推篷一绝叫,咫尺不得济。
君行到白门,胜地誇此最。
矶下有洞天,王李曾小憩。
相与歌蜀道,江声不敢沸。
君其往酬之,为我通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