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目风尘色,人间睥睨过。
官贫为具少,儿病检方多。
时论俱戎马,乡心几薜萝。
毋劳问推毂,吾意亦从它。
转目风尘色,人间睥睨过。
官贫为具少,儿病检方多。
时论俱戎马,乡心几薜萝。
毋劳问推毂,吾意亦从它。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偶题(其一)》。诗人以敏锐的目光观察人世间的纷扰,表达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转目风尘色”描绘了世间繁忙、充满尘俗之气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次句“人间睥睨过”,则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仿佛在人群中冷眼旁观。
诗中提到“官贫为具少,儿病检方多”,揭示了诗人作为官员的清贫生活,以及为了孩子的健康频繁查阅药方的忧虑。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家庭生活的艰辛,也反映出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时论俱戎马,乡心几薜萝”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渴望,薜萝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毋劳问推毂,吾意亦从它”,诗人表示无需他人劝说,他已经决定随心所欲,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这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田园生活的对比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舟归,歌声逐流水。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明星入东陌,灿灿光层宙。
皎月映高梧,轻风发凉候。
金门列葆吹,钟室传清漏。
简册自中来,貂黄忝宣授。
更登天禄阁,极眺终南岫。
遥羡商山翁,闲歌紫芝秀。
晨兴念始辱,夕惕思致寇。
倾夺非我心,凄然感田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