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性妨冠盖,君来更作欢。
声名堪比凤,意气重过兰。
山水朱弦里,风云綵笔端。
还因竹林赏,一遣酒杯宽。
懒性妨冠盖,君来更作欢。
声名堪比凤,意气重过兰。
山水朱弦里,风云綵笔端。
还因竹林赏,一遣酒杯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所作的《莫中江仪曹见过》。诗中以“懒性”开篇,透露出诗人不喜应酬、淡泊名利的性格。然而,当友人来访时,诗人却能放下懒惰,与之欢聚,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情。
接下来,“声名堪比凤,意气重过兰。”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的名声比作高贵的凤凰,意气比作芬芳的兰花,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欣赏。
“山水朱弦里,风云綵笔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艺术创作的场景,将友人的作品比作在山水间悠扬的朱弦琴音,在风云变幻中绚烂的彩笔画作,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的艺术成就和创造力。
最后,“还因竹林赏,一遣酒杯宽。”诗人借由与友人在竹林中的赏景,以及饮酒畅谈,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乐趣和心灵的契合。通过“一遣酒杯宽”,不仅体现了饮酒的轻松愉悦,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深厚,能够通过简单的聚会和交流,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宽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个性、才华、艺术创作以及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的作品。
越中开道院,种竹已成林。
远路诗篇积,离筵酒盏深。
海潮三万里,月晕一千寻。
同是殊乡客,何堪送别心。
三茅观头老梅树,梅边更有长藤古。
谁持此画江西来,大瀛海中吕道士。
藤枯一似蛟龙县,梅瘦饱受冰霜缠。
柯支不逐浮世换,根柢直与扶桑连。
传闻茅盈亲手植,坐使草木皆成仙。
宋朝渡江一百年,世人不到吴山巅。
岂知二物阅兴废,及见渤澥成桑田。
战争揖让等黄土,展卷血泪何涟涟。
吾郡紫玄洞,程生远游遨。
别怀不可写,听我哀弦操。
兹山东南胜,秀色凌空高。
细路积霜雪,长林带湍涛。
天雷震汹汹,飞瀑鸣滔滔。
文豹昼深伏,穷猿夜嗷嘈。
行行发犹咏,陟险无乃劳。
昔绕洞空脚,天风入衣袍。
王乔不可见,使我心忉忉。
余本尚疏放,夙志思林皋。
何当绝埃壒,高举乘鲸鳌。
颉颃飞霞佩,不必烦圭刀。
众山何蔚盘,到海势愈壮。
一峰独昂然,踞若狻猊状。
廉石骇凿齿,参差列其上。
乃知天设险,气欲压群嶂。
百兽遁邻薮,畏慑不敢向。
我皇发奇观,层楼此将创。
淮海迥相属,览尽心目旷。
子今告我还,于马骋长望。
别离固足惜,藉兹释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