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揭空江浪忽兴,停舟断岸石棱棱。
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
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
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
风揭空江浪忽兴,停舟断岸石棱棱。
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
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
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
这首明代诗人吴稼竳的《夜阻江上》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风揭空江浪忽兴”,通过“风”和“浪”展现了江面的动荡不安,凸显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接着,“停舟断岸石棱棱”写诗人泊船岸边,感受到石岸的冷硬,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运用对比的手法,远处寺庙的磬声与近处渔家的灯火,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温暖的向往。
颈联“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归期无定的无奈和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将希望寄托于潮水的规律,却比不上梦境的虚无缥缈。
尾联“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诗人以寒意自比,感叹无人关心自己的生活起居,同时也暗指家中妻子的闲置,流露出淡淡的思亲之情和旅途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江上夜景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以及对家庭的挂念,展现了明代文人旅途漂泊的典型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