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未春予送女至京口至之明日为上元节是夜宴邃庵杨少傅第少傅悬灯于山灿烂奇甚》
《癸未春予送女至京口至之明日为上元节是夜宴邃庵杨少傅第少傅悬灯于山灿烂奇甚》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良辰胜事古难齐,此夕鳌峰喜共跻。

远岫流煇星上下,曲池倒影月东西。

临风玉树遥喷雪,出水青莲不染泥。

铁瓮城高如白日,归途马上听晨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癸未年春天,诗人送女至京口后第二天,即上元节之夜,在杨少傅府中宴饮的情景。诗中通过“良辰胜事”开篇,点明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接着以“鳌峰喜共跻”比喻宴会的盛况,仿佛与群山共登高峰,形象生动。

“远岫流煇星上下,曲池倒影月东西”两句,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宴会场所的美景:远处山峦星光闪烁,池塘中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东西方向的月光与星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临风玉树遥喷雪,出水青莲不染泥”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玉树在风中摇曳,仿佛雪花飘落;而出水的青莲,虽生于污浊之地,却依然保持其清白之质,象征着宴会主人的高尚品德。

最后,“铁瓮城高如白日,归途马上听晨鸡”两句,以铁瓮城的高大衬托出宴会的辉煌,而归途中的晨鸡报晓,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宴会结束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上元节之夜宴会上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感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寄赵青山同舍·其二

短褐离披紫凤图,非扬非墨亦非儒。

独怜后辈欺前辈,自笑今吾即故吾。

(0)

寄李鹤田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0)

明皇庙

三郎幸蜀大琅珰,夜雨闻铃欲断肠。

遗庙至今香火闹,女巫调笑舞霓裳。

(0)

嘉州作

俗遇腊辰持药献,吏逢衙日隔花参。

耆宿因来问封部,竹篱西畔是云南。

(0)

偶作·其十一

有心切勿去钩玄,钩得玄来在外边。

何似罢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

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

此时合勒承认状,从古痴顽何不晓。

(0)

送黄文叔侍郎赴三山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自此滥觞至滔襄,毋惑怀玉不自知。

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

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

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然而皋禹尚兢业,不作好恶生枝叶。

圣贤相与告戒尚有斯,某也何敢不于侍郎之前献此诗。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