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胜事古难齐,此夕鳌峰喜共跻。
远岫流煇星上下,曲池倒影月东西。
临风玉树遥喷雪,出水青莲不染泥。
铁瓮城高如白日,归途马上听晨鸡。
良辰胜事古难齐,此夕鳌峰喜共跻。
远岫流煇星上下,曲池倒影月东西。
临风玉树遥喷雪,出水青莲不染泥。
铁瓮城高如白日,归途马上听晨鸡。
这首诗描绘了癸未年春天,诗人送女至京口后第二天,即上元节之夜,在杨少傅府中宴饮的情景。诗中通过“良辰胜事”开篇,点明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接着以“鳌峰喜共跻”比喻宴会的盛况,仿佛与群山共登高峰,形象生动。
“远岫流煇星上下,曲池倒影月东西”两句,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宴会场所的美景:远处山峦星光闪烁,池塘中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东西方向的月光与星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临风玉树遥喷雪,出水青莲不染泥”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玉树在风中摇曳,仿佛雪花飘落;而出水的青莲,虽生于污浊之地,却依然保持其清白之质,象征着宴会主人的高尚品德。
最后,“铁瓮城高如白日,归途马上听晨鸡”两句,以铁瓮城的高大衬托出宴会的辉煌,而归途中的晨鸡报晓,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宴会结束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上元节之夜宴会上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感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某信人心即大道,先圣遗言兹可考。
心之精神是谓圣,诏告昭昭复皓皓。
如何后学尚滋疑,职由起意而支离。
自此滥觞至滔襄,毋惑怀玉不自知。
何思何虑心思灵,不识不知洞光明。
意萌微动雪沾水,泯然无际澄且清。
侍郎日用所自有,总是本原非左右。
举而措之于三山,的然民仰如父母。
鉴明水止烛丝釐,变化云为奇复奇。
斯妙可言不可思,矧可倾耳而听之。
然而皋禹尚兢业,不作好恶生枝叶。
圣贤相与告戒尚有斯,某也何敢不于侍郎之前献此诗。